作文库 >实用范文 >办公文秘 >方案大全

中班音乐活动设计方案【5篇】

时间: 思欣 分享

我们要不断提高幼儿的兴趣,把幼儿的聽觉、视觉、动觉充分调动起来,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中班音乐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中班音乐活动1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中角色,体会音游戏的乐趣。

2、通过图示体会音乐的曲式结构。

3、培养幼儿模仿能力、想象能力,节奏感。

【活动准备】

蓝色多瑙河截取开头上行旋律片段,音效一个,A和B之间少一个给予幼儿准备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A段

小老鼠捡到一个大苹果,他住在高高的山上。于是他就用力的往上上推啊推,推一推还给自己加加油。终于推到了山顶上,小老鼠那个高兴啊,双手张开欢呼起来。

二、加动作。

1、你们推苹果吗?如果你是小老鼠,会怎么做?

(引导幼儿创编推的动作,越夸张越好)

2、如果你是苹果,你会怎么做?

(可以原地滚,苹果越来越高,可以怎么表现出来呢)

三、加音乐

1、让我们跟这音乐一起来推一推,加加油。体验随音乐推苹果的快乐。

2、小老鼠给自己加油了几次到达了山顶啊?

——可以用粉笔在黑板上随音乐画图示。

3、教师与幼儿互为苹果和小老鼠,转换角色随音乐进行表演。

4、你觉得在随音乐表演的时候,有没有困难?

四、猜测,听音乐B段

小老鼠一松手,苹果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五、游戏:追赶苹果

我来做小老鼠,你们做苹果哦,苹果滚到哪里会停下来,山脚下,现在你们的山脚下在哪里?鼓励幼儿回到座位上。

中班音乐活动2

活动目的:

1、透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帮忙幼儿理解归纳整理歌词,并能用体态动作创造性地表现.

2、用欢快活泼的情感演唱歌曲,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并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正确唱法.

活动准备:

1、活动背景图一幅,节奏谱二张,图谱一张.

2、符号标志若干,《郊游》、《欢乐颂》磁带,录音机。

3、幼儿人手一份图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室。

幼儿在《郊游》歌声中欢快的边动作边进入。

二、练声、节奏型练习。

引导幼儿看节奏谱,模仿动物叫声:

①/吱吱吱吱/吱吱吱吱

②/游游游游/游游游

三、引出主题,并理解歌词资料。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①师清唱,边唱边指图谱。

②提问:a、听了刚才那首歌,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师指图谱)

b、解释脚印:因为我们大家多么快乐,又唱歌来又舞蹈,所以留下了一些脚印。

2、完整朗读歌词。

四、掌握歌词资料。

1、用各种动作创造表现歌词资料。

①个别幼儿表现。

②自由组合表现。

2、老师指图谱,幼儿坐下安静完整朗读。

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动作边朗诵边打出节奏。

五、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乐曲一遍。(放录音磁带)

2、用象声词“啦”唱,熟悉旋律。

3、幼儿自指小图谱,听音乐学唱。

4、师生共同指大图谱唱。

5、出示符号“”、“”,引导幼儿唱好顿音、连音和强音记号。

6、诉幼儿歌曲名称。

7、合唱:

①幼儿一半唱“啦”,一半唱歌词。

②幼儿按意愿唱“啦”或唱歌词。

六、结束:

幼儿手持话筒,边唱歌边走出活动室。

中班音乐活动3

活动目标:

1、感受、体验歌曲欢快、幽默的风格。

2、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前三段。

3、有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床上跳。

活动准备:

图谱、视频、节奏卡、头饰若干活动过程:

一、师表演小猴子导入。

师:这是什么动物?它还会做哪些动作呢?

二、初步感知歌曲。

1、观看视频,初步感知歌曲欢快、幽默的风格。

提问:这首歌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2、结合图谱,熟悉歌词。

提问:歌里有几只猴子?发生了什么事?猴妈妈是怎么说的?

3、结合节奏卡,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三、学唱歌曲,体验演唱的快乐。

1、跟着老师哼唱歌曲。

2、幼儿集体边跳边唱。

3、多形式表演唱。

(1)个别幼儿表演唱。

(2)分组练习表演唱。

(3)集体表演唱四、欣赏歌曲第四段,讨论“在床上跳的危害”。

师:猴子们跳的可开心了,根本不听妈妈的话。结果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视频)讨论:为什么不能在床上跳?请你告诉小猴子以后要注意什么?

中班音乐活动4

活动目标:

1.了解杜鹃花与玫瑰花的颜色及形状。

2.通过肢体游戏感应歌曲中的快板、慢板。

3.在创编花的造型中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准备:

挂图P3、各色杜鹃与玫瑰幻灯片、塑料花、风车花、呼啦圈、CD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小草在阳光仙子和凤姑娘的帮助下,慢慢的长大了。这时候,春姑娘带着她漂亮的彩带来了,她把彩带一扬,啊!不仅小草长大了,看,还有很多漂亮的花都开了。花的颜色可真多都有些什么花呢?

二、认识花

师:小朋友,你们想去花园赏花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杜鹃花

放映幻灯

幼儿观察,教师介绍杜鹃花的别名、颜色,并告诉幼儿杜鹃花在每年的春天才会开。

2.玫瑰花

师:花园里的杜鹃花真美,我们再看看,还有什么花呢?谁会认识这种花?

观看幻灯,教师介绍玫瑰花的叶子、枝干,并知道玫瑰花有哪些颜色。

三、花的游戏

1.手腕花

师:春姑娘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花,你们喜欢花吗?我们一起来和花玩游戏吧!

教师扮演春姑娘给幼儿送花。

教师清唱,快板部分幼儿依乐句在自己不同肢体部位开花,慢板部分变成花仙子依乐句左右摇摆。

2.风车花

师:小花朵和小朋友在一起真开心,瞧!这是什么啊?哦,风车花也想和大家一起游戏,那我们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和风车花玩游戏的,风车花会听音乐哦!

播放音乐,教师示范。再次播放音乐,幼儿与风车花游戏。

3.花朵与蝴蝶

师:风车花好玩吗?蝴蝶仙子闻到了花香,也飞了过来,原来蝴蝶和花朵是好朋友,你们有没有好朋友呢?

请两名幼儿示范,一名幼儿扮演花朵,快板部分变不同花的造型。另外一名扮演蝴蝶,快板部分花朵蹲下,蝴蝶围着花朵绕飞。

全体幼儿表演。

中班音乐活动5

设计意图:

我园致力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节”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其中的“戏曲节”活动给幼儿带来了全新的艺术感受和体验。《夫妻观灯》是黄梅戏的经典之作,表现了人们正月十五上街看花灯,人山人海、花灯各异、热闹非凡的场景。两个演员把看灯人的动态、神情表演得惟妙惟肖。

本活动主要表现“长子(矮子、胖子、瘦子……)来看灯”这一片段,教师将重难点前置引导幼儿学习。首先,通过引导幼儿回忆元宵灯会的热闹场面,引出黄梅戏《观灯》片段。其次,通过三组图谱帮助幼儿理清人物的形象特点及动作方式(谁来看灯了,是怎么看灯的)。最后,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幼儿自由发挥,并初步尝试合作表演,在唱唱演演的过程中感受戏曲表演艺术的魅力,从而产生自发表现和创造的愿望。

目标:

1.欣赏黄梅戏《观灯》片段,感受诙谐、夸张的表演风格,能初步根据歌词进行表演。

2.萌发对戏曲表演的兴趣,体验想象、表现的快乐。

准备:

1.知识准备:了解元宵节习俗。

2.教具准备:(1)元宵灯会的PPT。(2)黄梅戏《观灯》片段的视频。(3)长子、矮子、胖子、瘦子、小孩、老头的图片。(4)小梅花贴纸。

过程:

一、引出元宵灯会

师:我们中国人要过元宵节。谁知道元宵节是怎么过的?那天我们会做些什么呢?

幼:吃元宵,看花灯。

(播放PPT“元宵灯会”。)

师:你们看,元宵灯会什么多?

幼:灯多。

师:还有什么也很多?

幼:人多。

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去看灯会?

幼:花灯很好看,灯会很热闹。

师:人多了会怎么样?

幼:挤来挤去。

师:人那么多,挤来挤去,那怎样看灯呢?

幼:挤进去看/伸长脖子看/踮起脚看……

师:谁愿意来学学挤来挤去看灯的样子?

师:大家—起来做做这几个动作。

师:有一位叔叔和阿姨在元宵节那天也去看灯了,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看到了什么。

二、了解戏曲内容

1.观看视频,初步感受戏曲内容。

师: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觉?我看到很多小朋友在笑,你们为什么笑啊?

幼:他们在表演,很有趣。

师:他们在表演什么?

幼:他们在表演看灯的样子。

师:是啊,他们在演戏呢。他们表演的是黄梅戏,黄梅戏是中国很有名的一种戏曲。

2.观看视频,了解谁来看灯了。

师:他们都唱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并按歌词顺序摆放长子、矮子、胖子、瘦子、小孩、老头的图片。)

幼:长子来看灯。

师:“长子”是什么意思?

幼:高高的人。

师:是的,黄梅戏中把个子高高的人叫作“长子”。

师:还有谁来看灯了?

幼:矮子。

师:“矮子”是什么意思?

幼:矮矮的人。

师:对,个子矮矮的人。黄梅戏中“矮”是怎么发音的?大家一起来学一学。(教师示范发音,幼儿跟学。)

(教师运用同样提问引导幼儿回忆并表达谁来看灯了,直至戏曲唱段中六个人物的图片全部出现。)

师:看一看,这些人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分别观察三组图片,发现人物高矮、胖瘦、老少的特点。)

幼:长的矮的,胖的瘦的,小的老的,他们每组正好是相反的。

3.欣赏教师清唱表演,了解观灯人是怎么看灯的,并学习动作。

(1)倾听教师表演唱,了解内容,学习动作。

师:我也会唱黄梅戏,我来给大家表演这一段怎么样?仔细看,谁来看灯了?仔细听,他们是怎么看灯的?(教师表演唱。)

师:我唱得怎么样啊?

幼:很好。

师:都有谁来看灯了?他们是怎么看灯的?(按人物出场顺序提问。)

师:“长子来看灯”(表演唱),他怎么样啊?(根据幼儿的应答情况适时出示图片,鼓励幼儿学习表演动作。)

幼:头一伸。

师:“挤得头一伸”(表演唱)。

(教师运用同样提问引导幼儿回忆并表达观灯人是怎么看灯的,直至表演唱完以下六句唱词。)

“长子来看灯,他挤得头一伸!”

“矮子来看灯,他挤在人网里蹲!”

“胖子来看灯,他挤得汗淋淋!”

“瘦子来看灯,他挤成一把筋!”(解释“筋”,演示动作。)

“小孩来看灯,他站也站不稳!”

“老头来看灯,切,走不动路来戳呀戳拐棍啊!”(解释“戳拐棍”,演示动作。)

师:最后一句跟前面的歌词不一样,最长。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遍,大家边唱边做动作哦。

(2)师幼合作表演唱。

师:我来唱第一句,你们接唱第二句。

三、自由表演唱

师:这么多的人来看灯,你想表演哪一位呢?

幼:我想表演瘦子。

师:好,请上台表演。

师:他表演得怎么样?谁也想上来表演?你想表演谁?

幼:小孩。

师:还有谁也想表演小孩?

(请幼儿分别选一角色来表演唱,开始时人可少点,后来可增加,教师简单评价幼儿表演情况。)

四、尝试合作表演

1.合作表演“长子来看灯”片段。

师:叔叔阿姨是手拉手看灯的,请你也找一个小伙伴手拉手一起去看灯吧。

(播放视频“长子来看灯”片段,幼儿自由合作表演。)

2.学习表演该戏曲片段的开始部分。

师:叔叔阿姨有没有看到好看的灯呢?他们是怎么表演自己看到许多灯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观看视频“东也是灯~闹啊闹哄哄啊”片段。)

师:叔叔阿姨是怎么表演自己看灯的?谁来演一演?

师:他们几个演得怎么样?

幼:演得好,她好像真的看到了灯。

师:我们这儿并没有灯,但表演出了好像看到灯的样子。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师(教师清唱并带领一位幼儿示范表演):看,这边有好多灯呢,我们走过去看看。好看吗?真好看!哎,那边也有灯呢。看到了吗?真漂亮Ⅱ阿!

师:我们大家都来演一演吧。

3.合作完整表演。

师:这是“小梅花”,“小梅花”要找表演得好的小朋友做朋友。我们也来演一演,看看“小梅花”会找谁做朋友。

(教师播放完整视频,幼儿尝试自由结对合作表演。)

4.评出梅花奖。

师:“小梅花”眼睛很亮,它找到好朋友了。(教师将小梅花贴纸粘在幼儿胸前。)

师:现在,有请获得“小梅花奖”的演员给大家表演“看灯”。(教师和几对“小梅花奖”得主共同完整表演。)

附《观灯》唱词:

东也是灯,西也是灯。

南也是灯来,北也是灯。

四面八方闹啊闹哄哄啊。

长子来看灯,他挤得头一伸!

矮子来看灯,他挤在人网里蹲!

胖子来看灯,他挤得汗淋淋!

瘦子来看灯,他挤成一把筋!

小孩来看灯,他站也站不稳!

老头来看灯,切,走不动路来戳呀戳拐棍啊!

中班音乐活动设计方案【5篇】相关文章

庆祝教师节活动方案范本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精编实用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小学数学教案大全

中班自制体育活动方案

五四青年节主题班会内容教案最新5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