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有哪些传统习俗
推荐文章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夏至有哪些传统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夏至有哪些禁忌
1.夏至面条不可缺
中国有句俗语叫“冬至饺子夏至面”,讲的是人们在过冬至和夏至不可或缺的两种食物:饺子和面条。面条是北方人的至爱。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面,而面条都要过凉水,俗称“凉水面”,用来消夏避伏。只是与现代不同的事,在古代人们都是用自家新收的小麦磨成的面粉制成。而在北京地区,则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
2.麦粥馄饨齐上阵
北方人夏至日吃面食,而无锡人则在夏至这天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其混沌和合之意。有民谚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而麦粥不仅是清香宜人、健脾养胃、老少咸宜的美味,能有效缓解人们“苦夏”时的食欲不振,同时还可祛湿利尿,是夏至节不可多得的美味。
温馨提示:在夏至后的养生中,由于阳盛于外,所以要注意保护阳气。由于开始进入伏天,酷暑时节到来,所以也要注意消夏避暑,同时要注意养心宁神,避免耗气伤阴,度过健康夏天。
2022年夏至是几月几号
公历:2022年6月21日 17点13分40秒 星期二
农历:壬寅年五月廿三日
“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几个地区,这几个地区是我国境域内太阳在天空位置最当中的地区,日影最短,同时,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在当地属最高的一天。
夏至日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意味着这是一年天气中最炎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还在继续。大概到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这一个月才是气温最高的。
夏至有哪些传统习俗相关文章
★ 夏至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