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元宵六年级作文10篇
推荐文章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是一个团团圆圆的日子,要吃元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闹元宵六年级作文,供大家参考!
闹元宵六年级作文
今天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是不是在桌前一边吃着香甜的汤圆,一边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呢?
我们家乡,每年的元宵节都要放烟花,看花灯,今年也不例外。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街上看花灯。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
提起元宵佳节,除了汤圆,我想更多人会想起赏灯。而在我的家乡,正月十五上午的游街“闹元宵”却更被人们看重。
清早五点多钟,便有大批人马在水镜广场聚集。老人,小孩,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人都在队伍里满面春风。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无人不迫切地表达着自己的欢喜。游行队伍从大街小巷走过,路边观看的人摩肩接踵。调皮的小孩,拿出过年没放完的鞭炮,“刺啦”一声擦燃往人群里一丢,吐吐舌头跑掉了。只剩下母亲无奈的苦笑、抱歉的赔罪及众人宽容的笑声。狮子在街上上蹿下跳,长龙在人海中上下翻腾。夹杂着震天撼地的锣鼓声,欢乐的气氛沸腾到了极点。
元宵是团圆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顿丰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点开始,万家鞭炮齐鸣,当满城的地面都被喜庆的红色铺满时,人们便开始吃饭了。汤圆当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汤圆最令我挂念——奶奶不会夹馅,所以总是把汤圆揉成一个个小团。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它的味道:煮好后盛起来,一人面前一碗汤,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绝不亚于蒋雯丽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汤圆”。
吃完汤圆,我们又来到广场观看礼花。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
月亮渐渐西落,我依依不舍得离开了。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我相信,随着祖国的日益发达,今后的元宵节一定会更好、更令人们期盼!
这就是我家乡的元宵节!
闹元宵六年级作文
“红灯高照庆福乐,爆竹声中祝平安。”一年一度让人欢喜的元宵节又到了,按照往年,我们全家一定去观灯,赏月。
可今年元宵节天公不作美,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到处是湿漉漉的,观灯的人明显不如去年,原先熙熙攘攘的大街,今天整条街才有寥寥几人,可以想象今年灯会的冷清。大路旁,原先五光十色的大牌楼不见了,千万条金黄色的闪光灯也没有了,大树银色的新装也不见了,只有那小小的灯笼整整齐齐挂在电线杆上,告诉我们元宵节到临了。
马路的两边,原先都搭起各色各样形状各异的彩灯,现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留下一只大兔子孤单地站在舞台中央,仰望着天空,也许在抱怨这“鬼天气”呢,只有旁边的一对金童玉女,不顾天气的恶劣,不顾游人的稀少,捧着一个大大的“福”字,低头哈腰地说道:“恭禧发财。幸福安康。”虽然今年灯会不如去年,但还是赞叹它们的奇特——小小的几根竹竿构塑起一个个轻盈曼妙的身材,里面还要加上一盏明亮的小灯,多么有意思的灯笼呀。
夜幕降临,在没有炫丽多彩的烟花下,我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只希望明年的灯会会与众不同——期待吧!
闹元宵六年级作文
元宵,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我家也不例外,汤圆的馅儿有很多,有芝麻馅、红豆馅、糖馅,滋味各不相同,吃一个,满嘴香味,不吃个肚子滚圆,我是舍不得放下碗的。
一顿汤圆美餐后,我们全家三口人浩浩荡荡地踏上去淹城的路,不时飘过一盏孔明灯。到了淹城门口,顿时眼前一亮,一对活泼可爱的小兔子正站在门口像是在迎接游客的到来。再往里走,我便看到一排排的灯笼挂在头顶,好一个灯的世界!“咚咚!锵锵!”一叠的鼓声和小钗声吸引了我的注意,我们闻声赶去,哇!好不热闹!这里人山人海。我不断地往前钻,终于看见了舞台的全景。“舞龙表演现在开始!”主持人还没说完,几个时髦的“俏老太”从台下举着龙跑上来。看,那条色彩绚丽的布条一到婆婆们的手里便立即活灵活现起来,只见这条龙慢慢地开始向上盘旋,之后还不忘“摇头摆尾”—似乎非常开心。
“猜灯谜了,猜灯谜了。”不知谁喊了一声。主持人先说了一个“建国方略”,我苦思冥想没想出来,旁边已有人在说:“玉”。主持人又说了“七仙女嫁出去一个”,我想来想去还是不知答案,爸爸在旁边提醒道:“七仙女嫁出去一个还剩几个呀”。噢!想出来了,是六神无主。但因为我人小,大人的声音比我大,所以被他们抢先了,不过也没关系,“参与”为主嘛!后来,我还去看了“皮影戏”。
八点过后,烟花声一阵赛过一阵,响彻天地。五彩缤纷的烟花映亮了半边天,让人眼花缭乱,我舍不得眨眼,生怕错过了瞬间的美丽。烟花把元宵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闹元宵六年级作文
元宵节顾名思义就是全家人在一起团圆的节日。在元宵节这一天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吃元宵、看花灯、放烟花、看元宵晚会……
在元宵节这一天吃元宵是中国的传统,代表全家人团团圆圆,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元宵,那气氛是热闹而欢乐的。看,奶奶的脸上堆满了笑容,无比开心;爸爸和老叔推杯换盏,喝的兴致正浓;小妹高兴地不知所措;妈妈和老婶也忘记了做饭的疲劳,沉浸在了欢乐之中;我也望着一家人那兴奋、欢乐的表情,我也笑了。
在元宵节的夜晚,人们吃完饭,纷纷都出来看花灯、放烟花、炮竹、一起赏月,在大街上人非常的多,人上人海的。在大街小巷上,满是花灯,各种各样的灯聚在一起五彩缤纷的。在看灯是,又有许多人在前照相,留下了纪念,把一盏盏花灯耳朵特点留在了自己的照片中。
再仰天一看,天上满是烟花,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有五颜六色合在一起的,还有紫色的、蓝色的、黄色的、红色的、绿色的……多种多样的烟花,有些人出来再远处看烟花是非常漂亮、美丽的,如果在近处看烟花又会有你不一样的景象,是非常壮观的,非常完美的。还有一些在放烟花的,“轰隆”一声一个五彩缤纷的烟花飞上了天空,“扑通”一下开了花,好像一朵花迅速地盛开,又迅速地凋谢一般。在大街上,还有许多商贩在卖东西,有卖烟花、爆竹的;有卖糖葫芦、烧烤的;还有卖各种款式灯笼的,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人们都聚在一起,脸上都绽放着笑容。
看完灯之后,人们都回家了。在家里看元宵晚会,全家人坐在一起看晚会,一家人子啊一起讨论着哪个节目好,哪个节目不好,还在一起聊天,有愉快地不愉快地,全都说出来,其乐融融。
元宵节之夜是那么地美好,那么地愉快,那么地其乐融融,全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地都快乐啊!
闹元宵六年级作文
今年寒假的一个下午,我们盛家社区又要举行一年一次的庆元宵猜灯谜活动。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兴奋得一蹦三尺高,拉起妈妈连忙朝社区的活动场地奔赴而去。
社区的活动场地上早已热闹非凡,人头攒动。瞧,到处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和密密麻麻的灯谜纸条。年老的,年少的,喧哗一片,济济一堂,好像是在逛集市。
猜灯谜可是我的拿手绝活,我早已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了。如果猜中了还可以换取奖品呢!我今天可是有备而来的呢!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这样一个谜面,“像马不是马,如果要成药,要得海里抓。”(打一动物)我稍加思索后就想到了“海马”这个谜底。于是,妈妈马上来到服务台,顺利换到了一份奖品。我信心倍增,接二连三地又猜中了三个谜语,随之,我们得到的奖品也越来越多,可把周围的爷爷奶奶们羡慕坏了。
正当我乐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身旁有位头发苍白的老奶奶,正在拽着一条谜面而冥思苦想,看着老奶奶两手空空又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心想:一定是老奶奶猜不出了吧!我转身问她:“奶奶,让我来看看,我知道的话就告诉你答案。”老奶奶一听,可开心了,连声说“谢谢”。这个谜语的谜面这样写道,“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驼什么?车水马龙。”(打一物)这个谜语还真是有点难,我绞尽脑汁,想了好一会儿,在妈妈的启发下,我终于想到“桥”这个谜底。老奶奶根据我提供的答案,也欢欢喜喜地领到了奖品(一块肥皂),她还一个劲儿地感谢我,站在那里还夸我即聪明又心地善良,说得我羞红了脸。
参加猜灯谜活动,是我在今年寒假里经历的一件既快乐又有意义的事情。我之所以快乐,不单是因为我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换来的奖品,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助人为乐更快乐。
闹元宵六年级作文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这是一首关于汤圆的歌,今天我就要动手做汤圆了。
做汤圆要分四步:第一步是磨好汤圆馅,第二步是和面团,第三步是包汤圆,第四步是把包好的汤圆煮熟,这样热乎乎的汤圆就做成了。
首先,我们把芝麻洗净、晾干,然后,我和妈妈把研磨机拿出来了,其次,把芝麻放进研磨机里磨,等到磨成粉末时再取出来;第二步就是要和好面团,先准备一碗温水和一大盆糯米粉,和的时候一定要水和糯米粉的比例,不能多也不能少,如果水多了一定要加点粉,如果粉干了,就要多加点水,还要多揉几下,直到有弹性为止,要开始做下一步了,把磨好的芝麻馅和揉好的面团拿出来,开始包汤圆了,把揉好的面团拉成一个个小团,再把小团用十指挤压成圆的窝,向里面加入调制好的芝麻陷,小心翼翼的用四个指头轻捏封口,再用双掌轻轻光圆,一个个小汤圆制成了。我跟着妈妈边学边做,开始速度挺慢的,做了一会儿,熟能生巧,速度越来越快。妈妈一口气做了十来个,我也不甘示弱,慢慢的,我追上了妈妈;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煮汤圆,煮汤圆要开水下锅,否则汤圆会互相粘在一起,用大火煮到水在沸腾时,汤圆第一次浮在水面,再加上少许凉水倒进锅内,到第二次水煮到沸腾,同样的方法煮三次,直到汤圆圆润透亮,又香又甜的汤圆完全熟透了。
我今晚吃了很多很多汤圆,还是自己亲手做的汤圆回味无穷啊!
闹元宵六年级作文
元宵节早在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岁月不断流逝,但元宵节的很多民间习俗至今非常盛行。比如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放烟花等活动,给元宵节增添了光彩。
除了这些活动以外,元宵节还有包元宵的习俗。今天我有幸跟爸爸妈妈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学了起来。外婆先用开水来和糯米粉,然后不断地用力揉面,一直
闹元宵六年级作文10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