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甘示弱,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既不甘退出主导的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雨水节气养生知识归纳总结,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雨水节气养生食谱
雨水后天气转暖,然而又风多物燥,早晚较冷,风邪渐增,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油腻之物,及羊肉、狗肉等温热之品。可多食红枣、淮山、莲子、韭菜、菠菜、柑橘、蜂蜜、甘蔗等,以免助阳外泄,否则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土。
此节气时北方食疗以粥为好,如莲子粥、淮山粥、红枣粥等;而南方特别是珠三角一带的食疗多以汤为好,如猴头菇煲鲜鸡汤、云苓淮山煲瘦猪肉汤、菠菜滚牛肉片汤、淮山北芪猪横脷汤等;也宜气温湿冷时以炖汤养脾胃,如冬虫夏草炖水鸭、眉豆花生炖鸡脚、杞子淮山炖猪月展肉等。中药材调养时要考虑脾胃功能的特点,如用生发阳气之法来调补脾胃,可选用西洋参、沙参、决明子、白菊花等。雨水时节,人体的肝阳、肝火、肝风会随着春季的阳气升发而上升,所以更应特别注意肝气的疏泄条达。自然界一派生机,特别是南方万物欣欣向荣。养生者亦须振奋精神、勃发朝气,志蓄于心,身有所务。下面介绍几款简单易得的饮食疗方:
1、仙人粥
材料:制何首乌30-60克,粳米100克,红枣3~5枚.红糖
做法:将制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同粳米、红枣同入砂锅内煮粥,粥将成时,放入红糖或冰糖少许以调味,再煮一会儿,沸即可。
功效:此粥有补气血,益肝肾之功效。通用于肝肾亏损,发须早白,血虚头昏耳鸣,腰膝软弱,大便于结,以及高血脂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痫,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病症。
2、银耳粥
材料:银耳3克,大米50-100克,冰糖(或白糖)适量。
做法:摘净洗好银耳,淘洗干净大米,放入锅内同煮粥.熟时加入冰糖(或白糖).每天一次。
功效:此方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遗精腰痛,妇女带下等症。
3、菠菜粥
材料:菠菜250克,粳米100克。
做法:鲜菠菜挑选干净,洗净泥沙,放入沸水内,烫2分钟。把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将米锅置武火上烧开,把菠菜和米放入锅中,用文火熬熟。
适宜人群:适用小便不利,痔疮便血,慢性便秘,高血压者。
禁忌:便溏及腹泻者慎用。
菠菜气味俱冷,凡因痈肿毒发,并因酒湿成毒者,须宜用此以服。《儒门事亲》说:“大便涩滞不通者……时复服葵菜、菠菜、猪羊血,自然通利也。”《内经》说:“以滑养窍是也。”《本草求真》说:“能解热毒,酒毒,盖因寒贝0疗热,且毒与热,未有不先由胃始及肠,故药多从甘人,菠菜既滑且冷,而味又甘,故能人胃清解,而使其热从肠胃而出矣。”菠菜虽然营养丰富,但有涩味,因它含有草酸成分,所以在煮粥之前,先放入沸水锅内烫2分钟,去涩味后,再与粳米同煮,菠菜粥就无涩味了。
4、红枣首乌粥
材料:粳米100克,何首乌30一60克,红枣3—5枚,红糖适量。
做法:何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同粳米、红枣入沙锅内同煮,粥将成时,放入少许红糖以调味,煮沸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肝肾亏损,血虚头昏耳鸣,腰膝软弱,发须早白,大便干 结,以及高血脂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神经衰弱,高血压者。
功效:这道膳食有补气血、益肝肾的功效。
5、拌双笋
材料:莴苣250克,鲜竹笋500克,白糖、精盐、料酒、姜末、味精及森油适量。
做法:莴苣洗净削皮、竹笋剥壳洗净后切成滚刀块,莴苣放入沸水中焯一下、竹笋在沸水锅中焯透。竹笋、莴苣放入碗内,加精盐、料酒、味精、糖等调料拌匀,淋上麻油即成。
适宜人群:适用于肺热痰火、胸膈烦热、咳嗽痰多或脾胃气滞、脘胀胸闷、小便不利者。
功效:这道膳食有清热化痰,利气宽胸,和中调胃的功效。
6、三菇豆腐皮
材料:豆腐皮2张,新鲜冬菇4只,草菇150克,蘑菇150克,干葱头2粒。
做法:豆腐皮用湿布抹净,用滚油炸至金黄色,在冷水中泡约15分钟后。沥干水备用;冬菇洗净去蒂切成块状,草菇、蘑菇洗净;烧红锅,下油,爆香干葱头,下冬菇、蘑菇、草菇爆香,下豆腐皮炒匀;下适量盐、糖、生抽和蚝油及清水,以慢火焖至汁稠,即成。
适宜人群:可作病人、产妇的滋养食品。
功效:这道膳食有清肠胃积渍,补充体力的作用。
7、荸荠海蜇汤
材料:荸荠200克,海蜇皮100克。
做法:将两者洗净,加水炖煮,饮汤食荸荠,日一剂,分2—3次服。
适宜人群:适用于肺热咳嗽、咯痰黄稠,热病伤阴、口干作渴,高血压者。
功效:这道膳食有清热化痰,生津止渴,疏肝除烦的作用。
雨水节气养生知识归纳总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