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库 >励志文学 >高考励志 >高三地理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

时间: 於宝 分享

高考临近,每年的这个时候高三的同学们总会为了复习一门学科头疼不已,那么大家平时为了复习地理这门课程是不是花尽了心思呢?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

(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

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

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

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

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

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

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8、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

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

③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9、公转速度:

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

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23、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

24、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

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日出时间是6:00

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日落时间是18:00

25、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昼夜现象出现

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

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

第三单元 大气专题

1、对流层的特点:

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

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

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

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

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

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

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

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

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14、风向:

(1)风向-—风的来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①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5、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每次摩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16、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准运动并相遇)

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17、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18、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

①气旋(低气压)垂直气流上升,天气阴雨。;

②反气旋(高气压)垂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19、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①三圈环流(垂直分布);?

②气压带、风带(水准分布);

③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视窗要避开东南方向;?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视窗要避开东北方向。

20、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1、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高三地理答题模板大全

高三地理教师年度教学反思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地理必修一常考知识

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