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库 >励志文学 >高考励志 >高三化学

化学反应平衡与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

时间: 慧良 分享

化学平衡是指在宏观条件一定的可逆反应中,化学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化学反应平衡是什么意思

  对于任一可逆的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equilibrium) 时,体系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其活度熵为一定值。

  化学反应平衡的标志是化学反应体系内的各物质的浓度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建立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就不发生改变了。反过来说,如果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则平衡就没有发生移动。例如在一个装满水的杯子中,加入多少水就会有多少水流出,加入的水和流出的水始终相等, 化学反应平衡也是这样,就是生成的物质等于被消耗的物质,所以物质的质量始终不变化。其平衡遵循化学平衡常数。

  平衡状态的特征:(针对同一种物质)

  逆:化学平衡状态只是讨论可逆反应形成的一种状态

  等:正反应逆反应速率相等,正逆反应中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动: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定:在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变:化学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状态和平衡体系,任一条件改变,都可能引起平衡移动

  同:对于一个可逆反应来说,如果外界条件不变时,无论采取任何途径,最后平衡状态相同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即:化学平衡的根本标志是V(正)=V(逆):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某物质的消耗速率等于该物质的生成速率;说明该反应达平衡。

  因为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系数比。所以要描述一个可逆反应达平衡,必须一个描述正反应,一个描述逆反应,且描述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的系数比。

  条件判断

  (一)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1)平均摩尔质量M=m(总)/n(总)

  ① 如果全为气体:

  A:在密闭容器中,如果不是等体积反应:

  例:如N2(g)+3H2(g)2NH3(g)其平均摩尔质量M一定,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平衡。(因为全是气体,所以气体的总质量m不变;假设平衡左移,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假设平衡右移,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即平衡移动,M一定改变)

  B:在密闭容器中,如果是等体积反应:

  例如I2(g)+H2(g)2HI(g)其平均摩尔质量M一定,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因为全是气体,所以气体的总质量m不变;假设平衡左移,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假设平衡右移,气体总物质的量也不变,即平衡移动,M不变)

  ② 若有固体或液体参加反应或生成:

  无论是否是等体积反应,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一定,一般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平衡。

  特殊情况如反应CO(g)+H2(g==)C(S)+H2O(g)

  如果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等于12 g/mol,其平均摩尔质量M一定,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因 为假设平衡左移,气体总质量每增加12 g,其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1 mol,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不变,假设 平衡右移,气体总质量每减少12 g,其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1 mol,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也不变)

  如果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不等于12 g/mol,其平均摩尔质量M一定,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因为假设平衡左移,气体 总质量每增加12 g,其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1 mol,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一定改变,假设平衡右移,气体总质量每减少12 g,其气体的物 质的量减少1 mol,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也一定改变)

  (2)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m(总)/v(总)

  ①如果全为气体:

  A: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

  例:如N2 (g)+3H2(g)2NH3(g)其混合气体的 平均密度一定,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

  B:在恒压的密闭容器中:

  如果不是等体积反应:

  例:如N 2(g)+3H2(g)2NH3(g)其混合气体的平均 密度一定,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

  如果是等体积反应:

  例如I2(g)+H2(g)2HI(g)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一定,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

  (3)从混合气体的总压强考虑(恒温恒容)

  如果不是等体积反应:

  例:如N2(g)+3H2(g)2NH3(g)其混合气体的总压强p一定,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

  如果是等体积反应:

  例如I2(g)+H2(g)2HI(g)混合气体的总压强p一定,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

  (4)若为绝热体系,温度一定,可以说明反应达平衡。

  (5)合气体的颜色一定(某气体有色),可以说明反应达平衡。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

  1、宏观层面

  不同知识模块间的相互关系及表现(学科内综合)

  (2)同一知识模块内各知识点的相互关系

  如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转换,有机化学“醇醛酸酯一条线,有机辐射一大片”等。

  建议:首先,阅读课本各章小结,了解本章及相关章节知识点间联系。其次,在白纸上自行回忆及书写知识脉络图,尤其是各无机元素化合物间、重要有机物间转化关系必须熟练书写。

  2、微观层面

  (1)落实基础知识,收获新的一年

  ①基本概念

  物质的组成、分类:

  (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单质、酸、碱、盐、氧化物、同素异形体)应用概念辨析和判断、应用类比的方法和观察法完成概念的应用如:分散系:悬浊液、乳浊液、胶体(性质、鉴别、分离、应用、制备)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应用---利用信息书写未知离子反应方程式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电子转移数目、氧化剂、还原剂、能力的判断)应用---利用信息书写未知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

  物质的量:

  (NA、n、C、v、P、N、M、m、VB、D)概念应用、单位、计算或换算、判断。应用:灵活应用公式和方法计算推断

  化学能与热能:

  (燃烧热、反应热、焓、焓变、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盖斯定律、焓变的判断和计算、放热、吸热与能量的关系、化学键与热量的关系)实际应用

  ②基础理论

  平衡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的定义、平衡的标志、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和书写、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反应速率的计算与推断、速率与方程式之间的关系、速率平衡图像、速率快慢的影响因素T、P、C、催化剂、接触面积等因素的影响)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判断

  电离平衡:

  (强弱电解质判断、电离式书写、实验证明强弱的方法、导电性与溶液浓度的关系、促进和抑制电离的方法和措施、以水、醋酸、氨水为例、平衡移动的因素、溶液的酸碱性判断、PH的测定、水的离子积与影响因素、强弱电解质与浓稀溶液导电性的关系)实际判断和应用

  水解平衡:

  (盐水解的规律、水解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水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判断、三个守恒的关系推断和应用、溶液酸碱性、溶液浓度、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判断、水解的应用)实际应用

  难溶物的沉淀溶解平衡:

  (溶度积大小的影响因素、溶解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沉淀转化的方法、沉淀溶解的方法、KSP与溶解度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族、周期的书写、判断、结构性质递变规律(半径、化合价、单质、化合物、反应激烈程度、熔沸点、颜色、得失电子)、代表物质通式、特殊性质)实际判断、应用确定元素或位置,应用规律解决实际的问题。

  原子结构

  (元素、核素、同位素、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中子、核外电子、原子、分子、离子、电子、质量数、以上书写方式、原子结构图、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键

  (化学键概念的应用、共价键、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的判断、电子式的书写键的断裂与生成和能量的变化关系)

  化学能与电能

  (学会区分判断两极;电解池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电极名称判断和电极反应式;根据电极的变化判断金属的活泼性;根据电解时电极的变化判断电极材料或电解质种类;新型电池的电极反应及应用;电解产物的判断和计算)应用、判断、书写

  ③化学用语

  原子结构图、元素符号、结构式、电子式、分子式、结构简式。

  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电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电离式(强、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尤其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和氢氧化铝两式电离)

  电池(两极反应式、燃料电池式)

  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

  PS:必须做到正确书写(客观事实、符号正确、微粒守恒、条件完整等)

  ④元素化合物(金属、非金属)

  碱金属

  (物理、化学性质;从原子结构分析相似和递变;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转化、关系,从氧化还原角度了解过氧化钠)

  几种重要的金属

  (铁、铜、铝、镁;活泼性;冶炼方法、合金应用、合金的应用和性质与原来金属的比较)

  金属化合物的性质、检验

  (铝、氧化铝、氢氧化铝的特殊性质;铁、二价铁、三价铁的相互转化、氧化性和还原性)应用、制备、检验

  非金属

  (无机非金属材料碳、硅的性质。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碳族在周期表的位置;一氧化碳的污染;硅酸盐工业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殊性;一般反应需要高温的条件)

  海水—氯、溴、碘卤族元素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对环境的污染;卤族的相似和递变性、工业提取溴、碘的方法;海水淡化的方法、海水综合利用---氯碱工业、制金属镁)

  硫的氧化物、硫酸及其氧族元素

  (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过氧化氢的性质催化剂对它的反应速率的影响;二氧化硫的污染、三氧化硫的状态;它们之间的转化、硫酸的性质应用、硫酸盐的性质)

  氮、氮的氧化物、硝酸、铵盐、氮族

  (氮的稳定性和性质、氨气、铵盐的性质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原理和方法、检验;硝酸的性质和应用;氮的氧化物和含磷洗涤剂对环境的污染;氮族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⑤有机化学(烃、烃的衍生物等)

  有机化合物的碳成键的特征

  典型有机物(甲烷、乙烯、乙炔、苯)主要的化学性质

  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在化工生产的作用

  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官能团等基本概念辨别

  重要有机物(乙醇、乙酸、乙醛、乙酸乙酯、卤代烃、酚)的组成、性质和应用

  羟基、羧基、醛基、酯基的性质检验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红外光谱、质谱图法、核磁共振氢谱、根据结构特点推断有机化合物、根据性质确定有机物、根据官能团决

化学反应平衡与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三化学选修三章节知识点

2020年高三化学期末个人工作总结

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必修一化学方程式

高考化学方程式要点知识归纳

高中重要有机化学方程式与思维导图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