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基本理论误区与技巧
时间:
由 慧良 分享
化学题基本理论在高考考查中占有重要地位,属高考试卷中稳定、成熟的题型。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考化学基本理论误区
1关于元素周期律(表)的6大误区
常见误区
出错原因
误认为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绝对值相等的元素只有第ⅣA族的元素
忽视了第ⅠA族的H的最高正价为+1,最低负价为-1
误认为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等于其族序数
忽视了氧元素无最高正价,氟元素无正价
误认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
忽视了关键词“最高价”
误认为失电子难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忽视了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失电子难,得电子也难
误认为同周期相邻两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都等于1
忽视了长周期也有相差11或25的情况
误认为得(失)电子数的数目越多,元素的非金属性(金属性)越强
忽视了元素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与元素的非金属性、金属性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
现场检测、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双原子分子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
(2)非金属元素原子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3)三氯化硼分子中,B原子最外层满足了8电子结构(×)
(4)第ⅠA族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同周期的第ⅡA族的强(√)
(5)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FON,所以在一定条件下,氟气能置换水中的氧,氧气也能置换出氨中的氮(√)
(6)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至右逐渐减小(×)
(7)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8)按照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规律,非金属元素最多有23种(√)
2热化学中的5个易错点
致误原因
特别提醒
高考化学基本理论误区与技巧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