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库 >励志文学 >高考励志 >高三历史

高考历史大纲:加大“原因”考查与研究高考新理念

时间: 惠敏 分享

针对高考说明的出台,我们需要再次明确我们的复习理念,明确我们的复习策略。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编辑的历史学习方法文章,仅供考生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历史大纲:加大“原因”考查

  可以说,今年的考纲还是强调主干知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中国古代史中,强调政治、经济、民族和思想文化主干基础知识的梳理和整理;在近现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的探索,以及应对数次侵略,历来是两条主干线;共和国历史分为四个阶段,从考纲里可看出,高考将对每个阶段形成的原因加大考查力度,尤其是思想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中所起到的作用。

  二是加大了对整个历史事件来前因后果的考查,尤其是原因,这一考点要求得更加细致了。这就要求考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整体过程和全貌。这在2008年增加的内容中体会得更甚。

  三是强调思想在重大历史事件中作用的考查。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改革开放等等。

  四是体现出新课程标准的渗透,如高考正逐年加大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

  由此,2009届考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复习。

  1.明晰往年高考失分点

  从往年高考来看,考生们的劣势比较明显。第一是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不强,如2008年的历史高考客观题中,基本上都考查了材料解读信息的能力,但是学生们得分的情况并不太理想。尤其是有些材料是用文言文表述的,不少学生读不懂,这就制约了得分点。

  第二是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清,甚至混淆历史事件。

  第三是作答时高度站得不高,思维较为局限。

  第四是语言组织能力差,学生以口语或不严谨的语言作答,制约了考试的得分点。

  2.落实基础不空谈。

  随着高考形式的变化,教师要加大对历史概念的讲解和阐述,有些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不强,主要是他们对历史事件不清楚,有些内容混淆了,历史概念的讲解和阐述不可少。学生们应以时间为线,通过总结阶段特征,从某一知识点切入将相关的知识给网起来。

  落实基础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让学生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变成名词解释,任何一件历史事件要说得出前因后果,在练习中进行查漏补缺。另外,要注重审题的训练。

  学生们加强规范性的训练的同时,也要学会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宁愿做到全面地肤浅,也不要片面地深刻。另外,学生在考试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将平时的训练考试化,只有这样高考时才能正常发挥。

高考历史大纲:加大“原因”考查与研究高考新理念相关文章

2020高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高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知识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要点最新汇总

高三历史月考的知识考点归纳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