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三政治复习《生活与哲学》主观题
政治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教育性、社会性,是人文性和社会实践性的统一。其任务是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0高三政治复习《生活与哲学》主观题
1.材料 时至今日,人们看待 “女排精神”渐趋理性。就像老教练陈忠和说的,光喊“女排精神”,是喊不出冠军的。郎平也曾说过,不能说打得好,就有“女排精神”,打得不好,就没有“女排精神”。女排宿将赵蕊蕊则表示,“女排精神”是建立在日复一日、枯燥艰苦、刻苦而科学的训练基础上的,比赛是靠一场一场,一分一分去打的。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生活知识,分析应如何理性看待“女排精神”?(12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 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 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 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 坚持并不断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及重 大现实意义。(10 分)
广告试题调研 政治 第5辑 模型解题法(2019版)--天星教育
作者:天星教育研究院
京东
广告试题调研 政治 第4辑(2019版)--天星教育
作者:天星教育研究院
京东
广告衡水中学状元笔记 高中数学
作者:张文茂
京东
广告思维导图:高中政治
作者:东尼•博赞
京东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 分)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 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17 年 10 月 21 日下午,在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在回答“中国的模式是否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的问题时说:“改革开放近 40 年来,我们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同时我们扩大对外开放,同世界各国进行互惠互利的往来。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措施,使得亿万人民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极大提高。相信世界各国在相互的合作发展中,能够相互借鉴。我们也愿意介绍中国在发展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材料二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 2018 年年会发表重要主旨演讲。习近平说:201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中国 40 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发展的真谛”的知识说明,我们是如何做到“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 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的。(12 分)
4.材料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基本原则强调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蕴含的哲理。(9分)
5.宪法竖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宪法在总体保持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与时俱进。下表为我国修改宪法的大事记。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修改宪法。(14分)
6.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倡、主办的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成果丰硕。论坛通过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并发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一带一路”对我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凝聚世界“一带一路”建设共识。
运用矛盾主次方面及辩证关系原理。评析“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前景(10分)
7.(10分)2017年12月18日——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的基本特征。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面临诸多新课题。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这个根本要求,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不断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面对我国经济进入新时代的客观实际,如何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10分)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进入新世纪后,中阿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稳步发展,合作水平也不断提高。为了充分发挥合作潜力,推动合作关系迈上新台阶,中阿双方都认为有必要建立新的双边合作机制。2004年成立了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目前,中阿合作论坛已举办7届部长级会议及14次高官,3次高官级战略政治对话。2018年7月10日,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阿合作论坛秉持和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中阿文明交往互鉴,汲取对方智慧的宽阔平台。论坛框架下设立的多种文化交流机制有效推动了中阿人文交流全面、快速发展,双方在各领城的人文交流活动精彩纷呈,为中阿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与智力支持。
14年来,中阿合作论坛已成为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开展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在深化双方关系、增强政治互信方面成效显著。从新型伙伴关系,到战略合作关系,在部长级会议上,中阿关系不断迈向新高度。中阿合作论坛为双方在能源、经贸、基础设施、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中阿合作论坛取得了累累硕果。(10 分)
9.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的运用,不仅颠覆了传统商业运行模式,而且使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悄然发生变化。
当下,移动互联网浪潮正席卷各行各业,作为传统产业架构的教育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在“互联网+”思维推动下,集结了线上线下教育服务的O2O教育平台崭露头角,在线教育市场获得快速发展。但“资本寒冬”不期而至,教育O2O倒闭潮、O2O教育末路行不通等传言纷至沓来。归结原因,一方面是多家资本盲目跟进导致的O2O教育同质化严重,从形式、内容和包装上大同小异,拼的是简单粗暴的售课能力,忽略课程背后的效果,以及客户在终端的联结思维与互动体验。更重要的一方面,大部分O2O教育过多地关注线上,将课程直接搬到线上平台,完全忽略了线下的作用和价值。中国的在线教育市场足够广阔,想要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还需最大程度满足当前在线教育服务的市场缺口和短板,以更接地气的方式为终端客户提供精准的教育服务。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商家如何在在线教育市场占据一席之地。(9分)
10.(14分) 科学把握中国发展的时和势一一一论“中国信心从哪里来”
我们坚信,尽管形势发生变化,中国发展的“时”依然总体有利。虽面临诸多挑战,但发展的前景十分光明,牢牢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奋力勇夺,定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我们坚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中国发展的“势”不可阻挡。这是厚积薄发的发展之势,经过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的深厚积累和不懈探索,我国经济有足底气应对风险挑战;这是合作共赢的开放之势,中国坚定不移向世界打开大门、与各国深化合作,顺应时代潮流,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1)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科学把握中国发展的时和势的合理性。(10分)
(2)围绕中国自信,就“如何做一个对中国自信有益的人”这一主题,班级召开班会,请你列出发言提纲的两个要点。(4分)
11.(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宣部理论局、江苏省委宣传部等联合制作了5集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节目于2018年4月27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带着观众们一起重温马克思的光辉足迹、感知真理的力量、把握时代的脉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马克思是对的》是一部集艺术性、思想性、科学性于一身的优秀电视理论片,以经典串联经典、以问题导入问题,辅之以特定的场景设置与环节衔接,用富有时代感的视听语言、贴近现实的讲述方式,为普通观众呈现了经典理论化繁为简的解读方式与生机盎然的思想内核,向观众传递着科学社会主义跨越时空的真理力量,让观众听得进听得懂,愿意看喜欢看,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永远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出的累累硕果,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永远不会过时”的理解。(12分)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 分)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 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 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 阐释与广泛传播。节目分为《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有常民为本》、《国无德不兴》、《国 之本在家》、《报得三春晖》、《只留清气满乾坤》、《绝知此事要躬行》、《腹有诗书气自华》、《恶竹应须斩万竿》、《天下之治在人才》、《咬定青山不放松》、《天下为公行大道》12 集, 由“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六个环 节构成。
在大众文化讲坛上,严肃的治国理政思想和传统的中华文化精髓同频共振,领袖人物 的人文情怀和普罗大众的价值追求同声相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这个舞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这个舞台 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新时代电视文化节目的探索与创新。传统文化节目也可以轻快活 泼,内容与形式未必是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从《中国诗词大会》到《平“语”近人》,这 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的魅力。“平‘语’近人”里,是听得见的文化自信。重温历史经典、 感受时代魅力,弘扬传统
2020高三政治复习《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