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库 >语文学习 >词语大全 >童话故事

经典童话故事精选汇总

时间: 惠怡 分享

小朋友们都喜欢听童话故事吧,童话故事中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可以活跃你的思维。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经典童话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经典童话故事1

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冷,地里、山上都盖满了雪,小白兔没有东西吃了,饿得很,他跑出门去找东西吃。

小白兔一面找一面想: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冷,小猴在家里,一定也很饿。我找到了东西,去和他一起吃。

小白兔扒开雪,嘿,雪底下有两个萝卜。他多高兴呀!

小白兔抱着萝卜,跑到小猴家,敲敲门,没人答应,小白兔把门推开,屋子里一个人也没有。原来小猴不在家,也去找东西吃了。

小白兔就吃掉了小萝卜,把大萝卜放在桌子上。

这时候,小猴在雪地里找呀找,他一面找一面想: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冷,小鹿在家里,一定也很饿。我找到了东西,去和他一起吃。

小猴扒开雪,嘿,雪底下有许多花生。他多高兴呀!

小猴带着花生,向小鹿家跑去,跑过自己的家,看见门开着。他想:谁来过啦?

他走进屋子,看见萝卜,很奇怪,说:“这是从哪来的?”他想了想,知道是好朋友送来给他吃的,就说:“把萝卜也带去,和小鹿一起吃!”

小猴跑到小鹿家,门关得紧紧的。他跳上窗台一看,屋子里一个人也没有。原来小鹿不在家,也会找东西吃了。

小猴就把萝卜放在窗台上。

这时候,小鹿在雪地里找呀找,他一面找一面想: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冷,小熊在家里,一定也很饿。我找到了东西,去和他一起吃。

小鹿扒开雪,嘿,雪底下有一棵青菜。他多高兴呀!

小鹿提着青菜,向小熊家跑去;跑过自己的家,看见雪地上有许多脚印,他想:谁来过啦?

他走近屋子,看见窗台上有个萝卜,很奇怪,说:“这是从哪来的?”他想了想,知道是好朋友送来给他吃的,就说,“把萝卜也带去,和小熊一起吃!”

小鹿跑到小熊家一看,大门锁着,屋子里没有人。原来小熊不在家,也去找东西吃了。

小鹿就把萝卜放在门口。

这时候,小熊在雪地里找呀找,他一面找一面想: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冷,小白兔在家里,一定也很俄。我找到了东西,去和他一起吃。

小熊扒开雪,嘿,雪底下有一个白薯。他多高兴呀!

小熊拿着白薯,向小白兔家跑去;跑过自己的家,看见门口有个萝卜,他很奇怪,说:“这是从哪来的?”他想了想,知道是好朋友送来给他吃的,就说:“把萝卜也带去,和小白兔一起吃!”

小熊跑到小兔家,轻轻推开门。这时候,小白兔吃饱了,睡得正甜哩。小熊不愿吵醒他,把萝卜轻轻放在小白兔的床边。

小白兔醒来,睁开眼睛一看:“咦!萝卜回来了!”他想了想,说:“我知道了,是好朋友送来给我吃的。”

经典童话故事2

不久以前,在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个年老的哑巴,他是非常非赏的穷困的。他住在一间矮小的屋子里,走进这屋子的时候要弯着身子,因为门口太低了;出来的时候就要倒退着身子走,因为里面简直狭小得无法转动了。

看见了这小屋子,哑巴就深深地叹一口气,他想:我走进走出还没有问题,反正我的年纪大了,再活下去也就是一天比一天矮,而且,向煎和退后对我也没有什么关系了。只是我的儿子正年轻,他要一天比一天地高起来的。他要挺直腰杆子走路,可不要那样把下巴贴在肚子上走路;他要快乐地往前进,不要一步步地往后倒退的哟。

哑巴有一个儿子,这儿子是他的命根子。这个儿子气力很大,胆子很壮,他今年才十五岁,可是在村子里,投有一样重的东西他扛不动,也没有一个高的山头他爬不上。因为他的气力特别大,所以他的名字就叫做阿力。

有一天,阿力在河边走,看见一个小小的姑娘提着水桶走过。

几个有钱人的泼皮孩子正在欺负她。第一个孩子把脚伸出来想绊倒小姑娘,但是小姑娘昂然地走过了。第二个孩子向小姑娘做个鬼脸,小姑娘把口水吐在他的脸上。第三个、第四个扯小姑娘的一双辫子,小姑娘回过头用怒眼望着他们。第五个就踢翻了小姑娘的水桶。阿力忍不住了。他扑上前去,抓住了这几个小泼皮,他们再也别想动了,任从阿力把他们的头碰在一起,碰得砰砰响。阿力就像司令员一样,坐在那里,命令那几个小泼皮拿水桶去河边打水送还小姑娘。

那几个小泼皮就像蜗牛一样,慢吞吞地把水提着,因为敢于欺负别人的人正是最怯于劳动的人呀。

小姑娘也没有向阿力道谢,只是握着他的手说:“阿力,你帮助了我,将来我也一定帮助你。”

到了晚上,阿力到河边去洗脚,他听到了一个陌生的声音在叫他:“阿力,阿力!”阿力回头一望,却看不见人。阿力又继续洗他的脚。但是,那个声音又响了。于是阿力就四面地找,原来在石头上,坐着一个一尺多长的恶魔。他的脸色非常苍白,用针来刺也刺不出一点血来。他的手脚长得非常纤小,十只手指上都长着长长的指甲。他不做声的时候就像想计谋,笑的时候好像想哭。

“阿力,你刚才欺负了我的孩子们。”他很激动他说。

阿力哈哈大笑起来说:“那几个小泼皮都是各人有各人的父亲的,怎么你会是他们的父亲呢?”

那恶魔说:“大凡会享福而不做工的人,都是我的儿子。”

阿力又仔细看了他一下,不禁更大声地笑起来说:“不错,看你那双山羊眼睛,我就晓得你们都是那一窝人。”然后他又严肃地向那恶魔说:“就算他们是你的儿子吧,我打也打过了,你想怎么样?”

那恶魔咧开嘴唇,嘻笑着说:“我也不怎么样。我想叫你把力气都卖给我,你就做我的儿子,从此你用不着做工,可以像我其他的儿子一样地享福了。”

阿力鄙夷他说:“我才不做你的儿子,我有很大的力气,我什么都可以 做得来。”

那恶魔冷笑着说:“穷人的力气就是拿来给有钱人用罢了。你做了我的儿子,就有很多人给你出力啦。”

阿力说:“我不做你的儿子,也不给你的儿子出力。”

恶魔就呵呵大笑道:“天下间穷人的力气都是卖给有钱人的,力气卖完了,穷人也就完蛋了。不信,我带你去问问人,如果问了三个人都承认我说的是真理,你就答应给我做儿子吧。”

于是阿力就和他一起走。第一个碰见的是一条驴子。恶魔就问它说:“驴子,驴子,我问问你,穷人的力气是不是注定了要卖给有钱人的?”

驴子叹了一口气说:“可不是么?像我这头老驴子一样,年轻时膘肥腿壮,毛色润泽,跑得快,驮得重,谁不说我能干?可是我一天到晚地给主人转磨子,渐渐地,我的腿累瘦了,毛磨光了,皮打皱了。我的力气哪里去?我的毛色哪里去?将来,我还不是捱主人一刀子,皮给剥了去做膏药,骨头给拿去煅成灰?唉,唉,任你穷小子有多大的力气又有什么用处呢?”

恶魔得意地望着阿力,格格地笑起来。阿力说:“我们再找一个人问问吧。”

恶魔就和他找到他哑爸爸的门前。哑爸爸正在晾衣服。

恶魔说:“老哑巴,我来问你一些话,要是你觉得我说错了话,你就摇摇头吧。”

于是恶魔就开始问哑巴,他说:“哑巴啊,当你青春的时候,你的身上也泛着健康的古铜颜色,臂膀里也长着坚实的肌肉,有着很大的力气的,是不是?”

哑爸爸用眼睛盯着他,点着头。

恶魔又问下去:“可是,为了养活你这个健壮的身体呵,你就得把力气卖给有钱人。这样,你本来可以扛得起一百斤重的胳膊和肩膀,就得扛上三百斤重了。你本来每天可以走得一百里的脚,就得走二百里了,可是尽管你出了大气力,还是养不活自己,本来要四碗大米饭一顿才填得满的肚子,却只能草草地喝两碗红薯粥捱命了。是不是?”

哑爸爸的眼睛里充满了怒火,但是他并没有摇头。

恶魔又问下去:“那未,哑巴啊,你很快就变老了啦,你的背因干重活而弄驼了,你的腿因跑路而跑瘸了,你的肚子饿瘪了。有钱人再也不要你,因为你已经没有力气可出卖了。唉唉,你的健壮到哪里去了呀?你的生命的春天到哪里去了呀?你就只剩下了一副老骨头,一张不会说话的嘴巴,给有钱人赶了出去,像野狗一样死在山头就完了。是不是?”

哑爸爸咬着牙齿,但是他并没有摇头。

阿力摇着爸爸的肩膀,说:“爸爸,摇摇你的头吧,怎么让他胡说啊?”

但是爸爸只叹了一口气。

恶魔得意地格格地笑起来了,他拉着阿力说:“听呀,我的话就是真理,连你的爸爸都没有否认。”

但是阿力说:“我们说定了要问三个人,现在只问了两个,还差一个人呢。”

他们再往前走,看见一个小姑娘站在路上。

恶魔说:“小姑娘,我对阿力说:穷人的力气就注定是卖给富人的。我们问过驴子,驴子说我说的是真理。我们问过阿力爸爸,他也没有摇一下头。 现在,你是最后一个人了,你就快告诉我们吧,我说的是不是真理?”

小姑娘说:“你们问我问得正好。我是最懂得道理的。你们问驴子,驴子是畜生,畜生不懂得人的道理。你们问阿力爸爸,阿力爸爸是个哑巴,有道理也说不出。恰恰我是一个懂得道理,又说得出道理的人。”

阿力就快乐地央她道:“那么你说吧。”

小姑娘说:“那是有钱人拿来骗穷人的真理,不是穷人的真理。力气是我们穷人的宝贝,我们可以自己做力气的主人。昨天那几个小泼皮还怕我们的力气哩。”

阿力快乐得跳起来,恶魔生气啦,他的胡子翘得半天高,他顿着双脚把地顿得咚咚响,发狠他说:“好吧。阿力小子,我有心抬举你,收你做儿子,你不做,你等着瞧吧,我和你斗一下法,我给你三年时间,让你做三件事情,如果办不来,你就输给我,那时候,我要你怎么样就怎么样。”

于是,他们走到河的尽头,那儿有一个深深的土坑。恶魔叫阿力把一颗种子放在里面。然后,恶魔用口气一吹,一块很大很,大的石头便滚过去把它压祝恶魔再吹第二口气,那块大石头就在那里生根了。

恶魔就说:“呶,这就是第一件,你能够使这粒种子开了花,那么你便赢了我。但是如果在一年以后,大石头没有动,种子长不出花,那么你就输给我了,我就把你十分之九的手力取了去。”

他们再往前走,到了村子外边。村子外边就是一片茫茫的黄沙。恶魔说:“阿力小子,你能够在这片茫茫的黄沙上种出麦子来,那么你就赢了我,如果在第二年之后,天还是刮黄沙,地还是光秃秃,那么你便输给我了,我就要把你的十分之九的脚力拿了去。”

然后,他就再不往前走了。他说:“阿力小子,现在是第三件事。这就是要你的哑爸爸开口说话,你的哑爸爸开口说话,那么你就赢了我,但是,如果在第三年之后,你的爸爸紧闭着嘴,一声不响,那么你就全输给我了,你的一切就是我的了。”

阿力说:“可是,倒过来,如果这三件事都实现了呢?你是不是统统输给我呢?”

恶魔摇头说,“我断定不会输给你的。这三件事,莫说是三年,就是二十年,三百年也不会实现的。”

阿力说,“但是,如果实现了呢?”

恶魔说,“那我就什么都听从你,你要我怎么样就怎么样。”

阿力说:“好,一言为定。”

一转眼,恶魔就不见了。

阿力就要实现这三件事。他天天起来就去推开那石头。他想,他自己的气力这么大,搬开这块石头算什么呢?

但是,奇怪得很,偏偏那石头就像生了根一样,用尽力气推,休想动它一粒儿米的位置。

阿力在它旁边浇水、拨土,但是石头总还在那儿,种子总不见伸出头来。

太阳落下去了又升上来,月亮缺了又变圆,但石头总是在那儿动也不动,种子总也不长。

一年过去了。唿哨一声,恶魔又在阿力面前出现。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狞笑一声,伸出手来把阿力拉了一把。

一阵冷气侵过阿力的全身,他抖了一下,他试试用手再去推石头,双手 已软弱无力了。恶魔已把他的十分之九的手力要去了,现在只有一分的力在他手里了。

阿力就再也不推石头了。他到黄沙地那里去,用脚把松散的黄沙踩实。他的双脚还是精力充沛,小石子在他的脚下可以踩成碎沙。他相信,这双脚也同样可把散碎的沙子踩成黄泥的。他把麦子撒在沙地上,他在踩着沙,小姑娘帮他拿水来浇。好容易才等得麦子抽出青青的苗来。可是这小小的嫩苗有什么用处呢?只要吹来一阵狂风,若不是挟着一大堆黄沙把麦苗活活地埋掉,就是把麦苗刮得无影无踪了。

他们不断地种麦,但是风也在不断地刮。

太阳使日子变短了又变长,月亮使影子伸长了又缩短;但是黄沙地上还是空空的,还是一望无际的一片。

两年过去了,那恶魔又来了。他只是狠狠地狞笑两声,什么也没有说。

他朝阿力的腿只一踢,阿力的腿瘫软下来了,恶魔已把阿力十分之九的脚力要了去,在阿力的脚上只有一分的力了。

三件事有两件事失败了。阿力也累透了,他躺在地上,开始掉下泪来。

小姑娘走来了。她安慰阿力:她对他说:“阿力哥哥,再不要在村子里待着了。你要起来,到外头去,找到能帮助你的人。”

阿力说:“我还要到哪里去呢?我的手已经变软弱了,我的脚已经酸麻了,我还能到哪儿去呢?”

小姑娘说:“我屋背后有一条小路,到天快要亮的时候,我常常听到有一些脚步声从那里走过。我还听到一些轻轻悄悄的声音说,在北方那里有一个能力很强的人,他们都去找他。为什么你不去找寻这个人?或许他能够把你失掉的力气还给你呢。”

阿力的眼睛亮起来说:“这是我唯一的路了,如果真的有这个人,我马上就去找他。哪怕是只有一分力量还在我的身上,我现在就走!”

小姑娘送他到路上,说:“我这里有一双鞋子送给你。你赤着脚走会弄伤脚,要穿着鞋子走路。你走得疲乏了,就看看那鞋子,看了鞋子就想到家里有人等你回来,你就重新有精神了。”

阿力接过鞋子,就注前走。

这是一双非常美丽可爱的鞋子,是小姑娘亲手一针一线地缝的,阿力一生没有穿过几双鞋子,他珍视鞋子胜过珍视自己的脚。

他没有把这双鞋子穿在脚上,他把这双鞋子揣在怀里。

石子刮破他的皮了,他还是光着脚,沙子卡进脚板里了,他还是光着脚。那双美丽的鞋子不是放在脚底下而是放在挨近心窝的地方的,那双鞋子不是用来穿而是用来看的。

当他最疲乏最疲乏的时候,他一看那双鞋子,他又觉得兴奋起来了。他说:“我的最后一点力还没有用尽哩,家里还有人在等我,我不是一个人的埃”于是他又起来走路了。

快一年了,他走了许多的路了,还没有找到他要找的人。他的脚板破了又结茧,结了茧又破了,血和汗交替地浸渍着他的双脚。最后,他再也受不住了。他要把那双美丽的鞋子穿起来,好舒服地走路。于是他就坐到一条溪水的旁边,去把双脚洗干净。

这时候,路上起了滚滚的沙尘,有一大群人走过,经过这溪水,他们停 下来,也在那里洗脚。当中有一位身材很魁梧的人,就坐在阿力的身旁,他的脚布满了老茧和伤痕,

经典童话故事3

我有个邻居,今年十二岁,叫做“没头脑”。

他名字叫没头脑,人可有头有脑。头还挺大的,眼耳口鼻,哪样不少,他读书也聪明,绝不能没脑子。大家叫他没头脑,因为他记什么都打个折扣,缺点零头。

这孩子常上我家串门,玩了半天,走了,我把门刚给关上,膨膨膨,外面敲门了。我开门一看,原来是没头脑。“对不起,我书包给忘了。”他一边脱帽子手套,一边进屋子找书包。他找到书包,走了,我把门刚给关上,膨膨膨,外面又敲门了。我开门一看,还是没头脑。“对不起,我帽子给忘了。”他找到帽子,走了,我把门刚给关上,膨膨膨,外面又敲门了。这回我开门也不看是谁,就把一副手套递出去:“没头脑,你的,拿去!”我进屋子一看,那不是他的书包吗?多半他回来找帽子,又把它给丢下了。

他过十二岁生日那天,我捧了大大一包东西上他家。没头脑打开一看,“嗐,叔叔,您怎么给我那么多东西呀?妈,你看,叔叔送我铅笔、本子——连名字都给我写上了——皮球、手套、手绢、《罗文应的故事》……叔叔,这顶帽子我可戴不下了……”没头脑一面翻一面嚷,他妈妈就说了:“那你还不快谢谢。”我说:“不用谢了,都是他自己的。”他妈妈听了不由得直叹气:“瞧你这个没头脑,大起来可怎么做大事情啊,唉,大起来怎么得了!”

没头脑就是这么个没头脑。

有一天晚上,他家“戒严”了。怎么呐?没头脑坐下做功课,练习本怎么也找不着。桌子的一个大抽屉、四个小抽屉都给拉了出来,里面的东西倒得到处都是。弟弟妹妹一看不妙,马上蹑手蹑脚躲到屋子外面。四岁的小胖子站在屋子门口,看见有人来就摆手,叫他不要响。弟弟妹妹都知道,哥哥一找不着东西,准得拿他们出气:“我的本子,八成是你们给拿走了!”

“你们吵个没完,我头都给闹昏了,本子也不知搁哪儿去了!”

“走开走开,别碍手碍脚的!”

一下子,桌于上、床上、地上都是翻出来的东西。大前天半天没找到的橡皮,翻出来了。前天半天没找到的毛笔,翻出来了。昨天半天没找到的笔盒,翻出来了。今天早晨半天没找到的算盘,翻出来了。就没找到现在等着用的练习本。没头脑这份累呀!他在椅子上坐下来,咦,屁股上是什么呀?他一摸,屁股口袋里正是练习本!没头脑松了口气,就想做功课。可是课本呢?它刚才还在桌子上,这会儿满桌于都是书,往哪儿去找哇?没头脑一下子泄了气,看着乱七八糟的屋子直发呆。

正在这时候,妈妈回来了。“妈妈!”弟弟妹妹像大阴天看见了太阳,欢天喜地地扑过去。妈妈走进屋子一看:“唉,没头脑,又是这么回事!也不知哪天我回来能看到屋子里整整齐齐的!”妈妈一面收拾东西,一面直唠叨:“瞧你这个没头脑,大起来怎么做大事情啊,唉,大起来怎么得了!”

这几句话没头脑听都听烦了,撅起了嘴,嘟嚷着说:“这是小事情,算得了什么,才不在乎呐!大起来做大事情,那可是另外一回事了!”他。一不高兴,功课也不做了,就上床去睡觉。

没头脑躺在床上,心里说:“这点小事,也犯得着嘀咕个没完!哼,瞧我大起来好好做几件大事情给你们看看。可是我哪天才能长大起来呢?等不及了!等不及了!”

没头脑正在想心事,只听见窗外有人叫他:“没头脑,快出来,有好玩儿的!快点!”

没头脑竖起耳朵一听,是他的要好同学“不高兴”。他连忙起来打开窗子,只见不高兴上气不接下气,说:“快走,碰上仙人了!”没头脑正在生妈妈的气,一句话不说,跳出窗子,跟了不高兴就跑。

这个不高兴怎么叫不高兴呢?也有个道理。他有那么个怪脾气,一件事情,大伙儿谈得好好的,他偏来个“不高兴”,这也不高兴,那也不高兴。大伙儿要上东,他不高兴上东“,要上西;大伙儿上西了,他又不高兴上西,要上东。这么个人,谁还高兴跟他玩呐!可你不高兴跟他玩,他可是不高兴你不高兴跟他玩,换句话说,就是他偏高兴跟你玩。真把人烦死了。

这天下了雨,不高兴跟几个同学一块儿放学回家。大家打由大道走,不高兴不高兴,要抄近道打泥地上走。大家说泥地上都是水坑子,劝他不要走。可是不高兴不高兴,走到泥地上去了。同学们见他老毛病发作,自管自走了。不高兴在泥地上巴哒巴哒迈大步,还大叫大嚷:“不高兴!不高兴!不高……”“兴”字还没出口,扑龙通,掉到一个大水坑里去了,水郡溅了起来,还溅起了蛤蟆似的一样东西。等不高兴抬起头来,只见面前站着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儿,袍服飘飘,像个老寿星。不高兴不由得大吃一惊,一骨碌爬了起来。

老头儿对不高兴说:“孩子,不用怕。你有什么事不高兴啊?我找你好久了。”

不高兴忙问他:“你找我干吗?我可不认得你。你是谁?”

老头儿说:“我是这一方的仙人,皆因这儿的人都有千里眼顺风耳,能够移山倒海,法术比我还大,本领比我还强,连几岁的孩子都比我聪明,我决定回到天上去。回去以前,我想给人一点快乐,可是我在这个国家里走来走去,到处都是快乐的人,好容易才碰到你说‘不高兴’。我存心帮你一个忙,你要什么我答应你什么。只要你这个不高兴一高兴,我也就安心上天了。”

不高兴这下乐得弹出了眼珠子。他想了想,说:“大家说我这不高兴做,那不高兴做,大起来怎么得了。其实这些都是小事,跟大起来做正经事情一点儿没关系。我真想变个大人,做件大事情让大家瞧瞧。”

仙人说:“好哇,我就让你变个大人。可是每个人都得干一门活儿,你爱干哪门呢?”

不高兴想了半天,这门活儿不高兴,那门活儿不高兴,最后他想起来了,有一回他在联欢会上跟大家一起合唱,唱得好好的,不高兴忽然不高兴唱得那么快,于是一个人慢悠悠地唱起来,结果大家一个曲子唱完了,他才唱了三分之一,大家只好听他独自唱完剩下的三分之二。打那回起,大家不敢请他表演节目了,他想演戏,大家都朝他拱拱手,不让他演,这会儿不高兴想起这个,心里那份不高兴啊,他就马上拿定主意当个演员,好好干他一下,出这口气。

仙人口中念念有词,正要说:“变”,不高兴一把拦住他:“我有个好朋友,也让他高兴高兴吧!”他的好朋友就是没头脑。这时他急急忙忙把没头脑带了来。没头脑说大起来要做个建筑工程师。

仙人说:“我可急着要上夭啦。我现在把你们变成大人,在原来地方等 你们一个月,你们不来我就走了,记好记好!”说着他念了几声咒语,一说“变”,只见不高兴和没头脑两个像竹笋一样,呼地一下子高了起来。他们两人,于是一个成了演员,一个成了建筑工程师。

却说没头脑成了建筑工程师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想到给小朋友建筑一座少年宫,让全市少年儿童能同时在里面过节日,过星期日。他画了个图样,是座三百层的大房子,大厅有万把个,有剧场,有运动场,有游艺场,有图书馆……总而言之,应有尽有。

房子就照着图样盖起来了。

过了两天,没头脑收到请帖,是少年宫请他看戏。他一路上到少年宫去,只见两旁人山人海,热闹非常,跟赶集差不多。一个个小孩身上背个行军袋,脚下穿着运动鞋,还有些孩子抬着帐篷、汽油炉、锅子、水桶、被子、毯子、褥子。还有些孩子扛着小担架、医药箱,这些人全都向着一个方向走。没头脑心想,这些孩子多半上哪儿露营去吧,也不多问,就管自己上少年宫去。

走不多久,没头脑抬头一看,不远就是他亲自设计的少年宫。这座大楼高不见顶,半腰里云彩缭绕。它不但高,而且大,每一层有汽车、电车行驶。这不是一座房子,像一座一层层的城。

没头脑走到少年宫门口,刚想进去,守门的同志把他拦住,问他进去干什么。没头脑拿出请帖:“我是来看戏的。”守门的同志说:“对不起,您这样去看戏,怕戏没看成,人倒饿死了。你看别人去看戏都得带吃的睡的东西呐。”没头脑听了这话,这才看到他以为是去露营的人都是进少年宫来的。没头脑摸不着头脑,弄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连忙把请贴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请你在2月1日到达少年宫门口,出发到少年宫225搂去看2月16日演出的戏。一路上不供膳宿,粮食寝具都请自备。

看戏要带粮食寝具,这倒新鲜。没头脑忙问是什么道理,守门的同志说:“说来真是抱歉。这房子虽有三百层高,可是只有楼梯,没有电梯,上去只好一步步走。剧场在二百二十五楼,算下来上去得走半个月,加上看完了戏下来走半个月,前后就是一个月了,你不带吃的东西,那不要饿死吗?”守门的同志看见没头脑呆住了,心想他没有吃的睡的东西,急坏了,就安慰他说:“不要紧,我给你开一张条于,一路上会照顾你吃的睡的。”

没头脑直到这会儿没开口,他是没法儿开口。电梯给忘了!设计图样的时候怎么不好好想想呢?

这时候有几个学生走过:“我这回考试门门功课得5分,让我到少年宫来看一场戏。寒假一共休息一个月,正好来得及。”

没头脑硬着头皮,接过守门同志的条子,悄悄跟着大伙儿进少年宫。这少年宫里真个是富丽堂皇,就少一样:电梯!这时候孩子们上楼一个个精神百倍,有说有笑,嘻嘻哈哈,你追我赶,第一天是这样,第二天也还好,第三天就差劲了,第四天大家不唱歌也不跑了,没声儿地走着,到了第五天第六天……大家都垂头丧气,怨起工程师来了:“这么高的房子,连个电梯都没有!”“一定是给忘了!”“没头脑!”“这工程师准是从小就没头脑,大了做大事情还那样!”没头脑一旁听了,不吱一声,心里实在的惭愧。

没头脑跟着大家上楼,一天不停,走了十五天,总算来到了剧常剧场外面的衣帽间、休息室堆满了被子、毯子、锅子、炉子以及粮食。假定说每 个人出发时带三十斤粮食,走了半个月,还剩十来斤,那么五六千人来看戏,单粮食就有十万斤,这儿像个粮仓了。

没头脑来到剧场,一看节目单,你说是谁在演出?原来是他的老明友不高兴。这次演的戏是“武松打虎”。大家一定知道,“武松打虎”是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里的一段故事,讲的是好汉武松喝了酒过景阳冈,遇到老虎,抡起拳头,一下子就把它打死了。不高兴演的就是这只老虎。大家不要以为演老虎简单,才不简单呐。老虎得演得猛,演得不猛,就显不出武松的本事。

这时候,剧场里锣鼓康康康康敲起来了。天鹅绒幕布拉开,台上一片阴森森的夜间景色。一个醉醺醺的人歪歪倒倒地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根棍棒。这人就是武松。霎时之间只听见呼的一声,武松猛地一惊,酒也醒了几分,但见树木后面扑出一条猛虎,就是不高兴。他向武松扑来,跳得高,窜得快,观众起劲得拼命拍手。武松迎头给它一棒,棒断了,就赤手空拳跟他打。锣声康康康康敲个不停,武松、老虎厮打个不住,一来一往,足足打了两三个钟头,武松呼噜呼噜直喘气,老虎还是精神赳赳。武松轻轻跟老虎说:“够了够了,你得倒下来装死了!”老虎回答说:“不高兴!”康康康康,又打下去,足足打了四五个钟头,武松拳头都举不起来了,央求老虎快点躺下来,老虎还是说:“不高兴!”康康康康,又打下去,足足打了十几个钟头,武松动都不能动了,恳求老虎马上躺下来,老虎只是蹦过来跳过去,一个劲儿说:“不高兴,不高兴!”武松打虎打了半日半夜,还是不分胜负,剧场只好宣布暂时休息,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场分解。

到了第二夭,幕才拉开,养好了精神的老虎凶猛地跳出来,武讼懒洋洋地跟在后面,两个一打,又是十几个钟头,武松求过老虎多少回,请他死了算了,无奈老虎斩钉截铁回答他:“不高兴!”“不高兴!”“不高兴!”最后又只好休息。

第三天,第四天……没完没了地打下去,也不知是武松打虎还是虎打武松,武松怎么也打不死老虎,老虎怎么也“不高兴”死。台上这么一天天往下打,台下的观众可就着急了:“再打下去可不行了,粮食不够了!”

“再打下去可不行了,学校要开学了!”

“再打下去可不行了,妈妈要坐飞机来找我了!”

连观众都求起老虎来了:“帮帮忙,倒下来死了吧!”可是老虎就是“不高兴”死,生龙活虎地蹦过来,跳过去。

没头脑越看情形越不对,觉得不高兴的毛病跟自己的毛病一样,都给大家带来害处。正当台上武松给老虎逼得没办法,老虎正在张牙舞爪,神气活现的时候,没头脑冲到台上去,一把抓住老虎的尾巴,也不

经典童话故事4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爬出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水草上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

春风轻轻地吹过,太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下的卵慢慢地都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他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

有一天,鸭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到池塘中来游水。小蝌蚪看见小鸭子跟着妈妈在水里划来划去,就想起自己的妈妈来了。小蝌蚪你问我,我问你,可是谁也不知道。

“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呢?”

他们一起游到鸭妈妈身边,问鸭妈妈:“鸭妈妈!鸭妈妈!您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请您告诉我们,我们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呀?”

鸭妈妈回答说:“看见过。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你们自己去找吧。”

“谢谢您呀,鸭妈妈!”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游去。

一条大鱼游过来了。小蝌蚪看见大鱼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他们想一定是妈妈来了,追上去喊:“妈妈!妈妈!”

大鱼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呀!鱼妈妈!”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一只大乌龟游了过来。小蝌蚪看见大乌龟有四条腿,心里想:这回真的是妈妈来了,就追上去喊:“妈妈!妈妈!”

大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乌龟的妈妈。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呀,乌龟妈妈!”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一只大白鹅“吭吭”地叫着,游了过来。小蝌蚪看见大白鹅的白肚皮,高兴地想:这回可真的找到妈妈了。追了上去,连声大喊:“妈妈!妈妈1”

大白鹅笑着说:“小蝌蚪,你们认错了。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鹅的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服,唱起歌来‘咯咯咯’的,你们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呀,鹅妈妈!”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小蝌蚪游呀、游呀、游到池塘边,看见一只青蛙坐在圆荷叶上“咯咯咯”地唱歌,他们赶快游过去,小声地问:“请问您:您看见了我们的妈妈吗?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有四条腿,白白的肚皮,穿着绿衣服,唱起歌来‘咯咯咯’的……”

青蛙听了,“咯咯”地笑起来。她说:“唉!傻孩子,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呀!”

小蝌蚪听了,一齐摇摇尾巴说:“奇怪!奇怪!我们的样子为什么跟您不一样呢?”

青蛙妈妈笑着说:“你们还小呢。过几天你们会长出两条后腿来;再过几天,你们又会长出两条前腿来,四条腿长齐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服,就跟妈妈一样了,就可以跟妈妈跳到岸上去捉虫吃了。”

小蝌蚪听了,高兴得在水里翻起跟头来:“呵!我们找到妈妈了!我们找到妈妈了!好妈妈,好妈妈,您快到我们这儿来吧!您快到我们这儿来吧!”

青蛙妈妈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和她的孩子小蝌蚪一块儿游玩去了。

经典童话故事5

乔威尼是一个威望很高、权势非常大的“皇帝”。他本来只不过是一个公国的王爷,但是由于他善于使用计谋,又会打仗,他把周围的一些小国和其他王爷的领地,用种.种手腕都吞并了,或干脆用武力征夺过来了。他原想宣布自己是一个国王,但他觉得这个称号不足以表明他的威力,最后他自封为“皇帝”。这样人们就不得不都称他为“皇上”,喊他“万岁”了。这听起来倒是相当舒服的,但他心里还是有一个疙瘩:自封为“皇帝”,人们自然不敢说什么,但死后历史上将怎样评价他呢?按照传统的习惯,皇帝必须由教皇正式加冕才算合法。历史是不留情的,而且一旦他百年以后,他的威势也不能留在人间,他当然也不能再控制未来历史家的那支笔了——他是一个有头脑的人,他懂得这一点。

他必须使他这“皇帝”的称号合法化。这也就是说,他必须和教皇打打交道。过去他一直是不大理这位至高无上的宗教领袖的,教皇也很讨厌他,因为他今天吞并了这个公国,明天打垮了那个王爷,把教会所统治的整个精神世界搅得乱七八糟。教皇也曾为此苦恼万分,但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对付他,教皇究竟是靠上帝的威望来处理人间的问题,手中并没有武装。乔威尼看中了这一点,固此他就采取高姿态,主动派大使前往教廷,要求晋谒教皇,“表示敬意”,同时共商天下大事——所谓“天下大事”,无非就是教廷的神权所能影响到的那一片欧洲“精神世界”里的“秩序”问题。

这个“精神世界”里的“秩序”,除了乔威尼用刀和剑搅乱了以外,其他方面来的“隐忧”也不少。这种“隐忧”来自那些对上帝信心不坚的芸芸众生。具体地说,“芸芸众生”指的就是那些城市的商人和乡下的老百姓,也就是农民。这些商人,由于与东方的贸易往来,由于相互的需要,在商品生产技术上有许多创造发明和技术革新,就一天一天地变得富有起来。可是他们在政治上却没有地位。掌权的人不是贵族,就是大地主——往往贵族就是大地主,大地主也就是贵族!而这些人就是靠教皇所掌握的神权来维持他们的威信和“秩序”的。商人对此当然不服。他们觉得他们“创造出社会财富”而在政治上却没有发言权,这对他们扩大生产和贸易极为不利,同时也是“太不公平的事情”。所以他们要求“分权”,要求“民主”,要求“自由”——也就是要求不受封建贵族所定下的种.种框框和条条的约束,“自由”地发展贸易、工业和商业竞争。贵族和地主当然不会满足他们的这种要求。因此他们不仅恨贵族和地主,他们也恨起这些人的精神支柱——教皇。他们甚至公开宣扬要打碎教会的精神枷锁,另创立所谓革新的基督。至于处在这种.种势力下层的老百姓,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在乔威尼统治之下,由于这位“皇帝”连年征战,耗费很大,把负担转嫁到老百姓身上,对他们进行横征暴敛,他们活不下去。因此,他们不仅也要摆脱教皇强加在他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要直接起来造乔威尼这位“皇帝”的反。

在对待“天下大事”上,教皇和乔威尼不管他们之间矛盾多大,却也有不少观点一致的地方。两个人各自经过了一番思考,终于愿意放弃前嫌,言归于好。教皇回答了乔威尼派去的大使,表示愿意接受这位自封“皇帝”的“晋见”和他共商“天下大事”。于是乔威尼便摆出一副君主的架势,盛装 华服,欣然前往教廷,拜见教皇,不用说,他们很快地就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乔威尼答应在他的“新兴帝国”里决不让那些城市商人的图谋得逞。至于那些蠢蠢欲动的老百姓,乔威尼答应,他一正式被加冕为“皇帝”后,就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清剿,宁可错杀一百,也不漏掉一个企图造反的人。“会谈”完毕,教皇点头微笑,表示欣赏他的这个决心,当然也立即答应亲自为他加冕。

关于他加冕的一番盛况,这里没有描述的必要。总之,乔威尼成了“合法”的皇帝,他的王位得到了代表神权的教皇的肯定,谁还能有什么话说。因此,对他百年以后历史学家对他如何评价的问题,他也放心了,准备坐享他的“太平盛世”。不过,他也还有一桩放心不下的事,就是在他统治下的那些“蠢蠢欲动”的老百姓。如果他们真的马上就动起来,那么他所设想的“太平盛世”就要受到影响了。为了“防患于未然”,争取主动,他按照他的一贯作风,决心先下手为强,立即采取行动。事实上,那些被他搜刮得吃不上饭的老百姓,已经动起来了。他们已经推出一个聪明、能干、而又勇敢的人做他们的领袖,这人叫贝尔河。乔威尼有一批亲信,专门为他做“安内”的工作。他们已经侦察到,有“一股匪徒”正在准备造反。这些“匪徒”收集了一些比较原始的武器,暗地里把自己武装了起来。当乔威尼派出的军队正要动手剿灭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闻风在一个叫做亚得里布桥头边的磨房附近集合起来,由贝尔诃带领,奔赴京城,进行突然袭击。

“皇军”和起义队伍在一个树林前面相遇。两方面就这样打起来了。这支起义队伍,当然没有打仗的经验,但他们有比打仗的经验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他们要求摆脱他们“皇帝”的残酷统治的决心。他们个个都勇敢非凡,再加之贝尔何聪明能干,指挥很得力,他们利用树林的掩护,避免正面交锋。他们乘“官兵”不备,一面钻进树林里放冷箭,搅乱他们的阵脚,一面绕到他们的背后包抄,找他们的弱点袭击,使他们难于应付,最后不得不溃散。“皇军”逃回到京城的时候,乔威尼见到他们那一副狼狈相,除了“愤怒”以外,也感到失望——这是他从来没有过的一种感觉。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批造反的老百姓居然是这样不简单。这简直是对他的权威的公开挑战。

“有这批蠢东西就没有我,”他对自己说,“有了我就没有这批蠢东西,我必须把他们杀绝灭尽!”

他发出这个誓言的同时,便下了一道手谕,调集他全部作战的部队,分四路对这支起义队伍进行围剿。他自己也亲临前线督战。就这样,他把他自己统治下的老百姓看得比外国的“敌人”还可怕,而且对他们的仇恨,也远远超过了那些与他作对、对他进行抵抗的外国王公。他用这样庞大的军队来对付因贫困、饥饿、受压而起来造反的百姓,自然是“胜利在握”。乔威尼终于镇压了老百姓的反抗,而且生俘了他们的领袖贝尔诃。

乔威尼认为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尤其是当他得知贝尔诃已经成了他的俘虏的时候。他立刻下令把这个俘虏押解到他的面前来:他要亲自审讯。但当他一见到这个俘虏时,不知怎的,他的面色立刻变得刷白,他出了一身冷汗。这个人的外貌引起了他的惊奇。这时一股无名怒火从他心里升上来,他要立刻把这个俘虏消灭掉,他也真的就这样做了。为了保证贝尔诃从人世间消灭,他要亲自动手杀他。他当然没有遭到什么抵抗,因为贝尔诃是全身五花大绑,动弹不得。贝尔诃所能做到的,只是用同样的愤怒,痛骂这个新加冕的“皇帝”是真正的土匪头子,是吮吸人民血汗的魔鬼,发誓他死后的 幽灵也不会饶他。

乔威尼不愿意让贝尔河在他所统治下的大地上留下丝毫痕迹。他星夜叫两个亲信把贝尔诃的尸体运到海滨,扔进海里去喂鲨鱼。他不准贝尔诃在世人的心中留下任何记忆。

就这样,他把他统治下的人民,那怕是局部的不满也镇压下去——他自己认为已经“根除”了内部的任何“隐患”,外部也再没有什么人敢碰他。教会还可以以上帝的名义协助他劝说人们接受命运的安排,听“皇帝”的话,争取死后灵魂升进天国。在他看来,他的帝国,现在确是一片和平安定的景象。他再也没有什么别的顾虑了,现在唯一可做的事,就是尽情享受这个由他亲手所创造出来的“太平盛世”。

乔威尼的威望之高,权势之大,在当时所有的皇帝之中,恐怕再没有第二个了。至于什么国王和王爷,当然更不在他的话下,他们不仅不敢和他相提并论,连对他称臣都唯恐来不及。为了保护他们自身的安全,不再受他侵犯,他们还不时派些使者来到他的宫殿,伏在他的脚下,请求他接受他们的贡品。至于他手下的那些大臣、谋士和将军们,那就更不用说,对他极尽阿谀奉承的能事,天天对他唱赞歌,说他是“世上最贤明的君主”,黎民百姓的至高无上的“恩人”,上帝的“化身”等等——老百姓苦于饥饿和贫困的呻吟,他当然是听不见了——他左右的人不让他听见,他自己也不愿听见。因为对他的统治,他只许人说好,而不许人说坏。

他不知道该怎样享受他的这个“太平盛世”才好。在生活上,一切美好的东西他应有尽有。他的那些察颜观色的侍臣们,会体会他的意图,为他准备好一切。有一天早晨,他睡了一夜好觉,醒来感到精神爽快,心情舒畅,便想到野外去打猎。看看野外的风景,舒舒筋骨。当然,他也希望借此让他统治下的子民有机会瞻仰他的帝王风采和威严,甚至沿途对他高呼“万岁!”

他的侍臣们体会到他的这个心意,便立刻忙碌起来。不到一个钟头,出猎的行头就已经齐备了:同行的猎人、猎犬、马匹、侍从和跟班全部到场了。乔威尼吃饱了早饭,换上出猎的装束,兴冲冲地走出皇宫。一个威风凛凛地出猎队伍,已经在门口等候他。他向他们望了一眼,感到自己真是一代的“伟人”。他踌躇满志,一跃就跨上一匹骏马,挥了一挥手,走在这个出猎队伍前头,出发了。

他兴致勃勃,一口气就行进了二十多里路。但奇怪的是,沿途没有碰见过任何一个老百姓,更谈不上有人对他高呼“万岁!”事实上老百姓慑于他的权势,一见到他的身影就退避三舍了。特别是自从他摧毁了由贝尔诃所领导的农民造反以后,人们也都对他“望而生畏”,一听到他那出猎队伍的喧闹声,就都隐藏起来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威震四方”。在出猎的随从看来,路上空无一人,没有任何干扰,倒也相当痛快。他们可以勇往直前,向森林丛莽中飞禽走兽进行一番痛快的“围剿”,像他们前些时候围剿那一股“土匪”一样。

这时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一眼可以望到天边。远处的山,近处的树林,左边的田野,右边的沼泽,全都展示在乔威尼的眼前。他一想起这些东西全是他的私产——因为他认为“朕即国家”,他是这土地上一切东西的最高主宰,他就心喜若狂,一马当先,在他这片广漠的“私产”上自由地驰骋起来。他觉得除了天空那红彤彤的太阳以外,世上再没有什么显赫的东西能比得上他的光辉——最近他甚至还觉得他的光辉已经超过了太阳。在这样一种幸福 的快感中,他又跑了一段路程。

他是那么威武、矫健,他所骑的那匹骏马是那么健壮,不用说,他的侍从和随行人员都无法赶得上他,就是那些猎犬也远远地落在他的后面。他喜欢这样独自在他的“天下”里自由奔驰,享受他作为大自然最高主宰所特有的那种自由。他不知不觉地来到了一个浓密的森林面前。这森林郁郁葱葱,安谧宁静,这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快马加鞭,兴致勃勃地冲了进去。

和他的期望相反,这个森林大滩密了,尽管树叶是清翠欲滴,他却觉得有些郁闷和窒息。在这种情况下,打猎的行动自然是无法展开。但要想后退,他又觉得与他的威望和兴致不相称。事实上,后退也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他那匹骏马似乎已经迷途。于是他就决心再往前走,他想只要穿出了这个森林就没有事了。他挥动鞭子,赶着马继续前进。由于空气郁闷,马越向前走,他的汗也就流得越多。他的内衣已经黏在他身上,好不舒服。

这时他忽然发现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块空地。他走近一看,原来那里有一个水池。池水清可见底,水面平得像一面镜子。一小块天空,夹杂着几朵白云,映在水上面,煞是好看。空气清新凉爽,但他身上却仍然是黏渍渍的一层汗水。他多么想跳进水里,痛痛快快地洗一个澡,享受大自然给他提供的天然乐趣。他料想他的随从要赶上他大概还有一段时间。主意已定,他便拴住马,脱下衣服,选一块在树枝下面比较隐蔽的地方走到水里去。

果然不错,到了水里,一阵清凉沁入他的心脾。他全身爽快,疲劳也消失了。就在这时候,有一个人在他后边的岸上出现了,但是他却没有看见。因为浓密的树枝和叶子把他向后看的视线全挡住了。这个人的身材和相貌与他一模一样,甚至声音也和这位“皇帝”没有区别。这人不声不响地穿上乔威尼的衣服,解下马,一跃而上,奔出了森林。这时那个出猎队伍刚刚到达森林的边缘。他们就在森林外面相遇。这个出猎队伍丝毫也不怀疑,此人就是他们的“皇帝”。

他们一齐欢呼“万岁”,歌颂“皇帝”的勇敢和伟大,这位“皇帝”也点头微笑,接受他们的敬意。

“这个森林太密,人畜都迈不开步子,”他说,“不适于在那里面打猎。”于是他抬头望了望上空,太阳已经走到了中天。他便又以

经典童话故事精选汇总相关文章

七年级经典童话故事

公主童话故事七年级

安徒生童话故事初一

童话故事集合集大全

365夜童话故事汇总5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