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库 >学习方法 >备考资料

2022年高考大纲名师解读及备考建议

时间: 李崎 分享

高考大纲是每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来制定,主要用来介绍高考中各学科的考试点、命题思路以及试卷结构组成等,对参加高考的学生至关重要,是复习备考的重要指南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2年高考大纲名师解读及备考建议,希望大家喜欢!

2022年高考大纲解析:稳中略变

语文:注重阅读积累语感

考纲中,语文学科变化显而易见。襄阳四中高三语文教师闫红春说,比如文学类文本阅读,今年高考要求能够理解文中的概念,而2022年语文考纲则要求能够准确理解文中的词语。在作文要求上,2017年考纲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用词准确,但是2022年语文考纲就修改成了用语准确,这就强调词语、成语、俗语、谚语等在具体语境中能够恰当运用。 结合上周刚刚结束的八校联考,闫红春提醒学生,要注重阅读积累,关心时事,及时阅读报刊,了解社会动态,知晓国家大政方针。

数学:防止片面追求难度

与2017年的考纲基本一致。襄阳四中高三数学备考组组长马海俊提醒,从近几年的高考理科试卷来看,涉及到的传统文化和生活实践越来越多。“这里尤其要注意数学文化与近年的热点问题,平常应该考虑《九章算术》这些古书上与我们现代数学结合的题目,学生在改错本、积累本上,凡是我们周考出现过的这类题目,都可以剪贴下来,以备考前集中复习。”

马海俊建议,高考备考应立足课本,课本是考试素材的来源与基础。

2022高考大纲稳中微调 细微变化体现选才导向

记者将《大纲》总纲与2017年的对比发现,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个别用语和表述更加准确与规范,也说明高考的考查标准越来越严谨和科学。比如,在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时,2022年的表述为:“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这一高考核心功能,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而在2017年的总纲中,此处的表述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

从“选拔”到“选才”,体现了高考从选拔精英到向选拔包括应用型、技术型在内的多元人才倾斜的转变,这将有助于根据不同学校和专业对人才不同的要求,把合适的人选拔到适合的学校、专业,最终实现人人成才。从“导向”到“引导”,细微的变化体现了从结果导向到全程引导的理念转变,更加强调高考在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方面的作用。

此外,语文考试大纲也有三处措辞上的微调:在对考生“分析综合”能力的要求中,今年的表述由2017年的“分解剖析、归纳整合相关现象和问题”改为“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试要求中,表述由2017年的“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改为“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在对写作“有文采”的要求中,表述由“用词贴切”变成了“用语贴切”。此三处变化,一方面使表述更为科学,如把“概念”变成“词语”,更符合文学类文本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对学生语言表达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了,如将“归纳整合”作为整体概念提出来,有强化的意味。

2022年高考大纲名师解读及备考建议相关文章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提纲

高考倒计时注意事项梳理

高中历史教案《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高中生物选修知识点2022年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