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数学提分方法
大家都知道,高考数学复习范围广,规模大,让很多考生感到害怕,做不到。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数学复习,对高考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
高三学生数学提分方法
1
选择题
选择题一般以集合与复数、向量、概率、不等式、数列、函数、立体几何(三视图、内接外接球、表面积)、解析几何(椭圆、圆、双曲线、抛物线)、线性规划(截距、斜率、距离、其他)、三角函数(代换、图像)、程序框图进行提问,其中函数问题会偏多一些。
1-8题都基本属于基础及偏上的问题,10-12题属于中档及以上的题目。(对于基础差的同学,建议每天至少练一份数学选择题的1-8题,难度不大还可增强自信,此外还可以帮你查缺补漏把差的底子慢慢补起来;对于能力强的同学,建议每天至少卡表40分钟左右练一份8-12以及15、16、17、18题,保持手感。)
常见套路:发挥选择题已经给出答案的优势,要知道老师出选项也不容易肯定有套路可循。
集合与复数要注意基础内容(集合的表示、复数的坐标表示、模的计算不要忘记开根号、共轭复数);
向量(考几何向量的话分清向量加法减法的几何意义、箭头指向哪里,重基础;如果出在1-8题之外,多结合以函数、不等式等知识解最值,建立坐标系化几何问题为代数问题往往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概率(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搞明白;排列组合,就那么几种题型要搞清楚;几何概型、古典概型的基础内容要吃透);
数列(基本知识和性质:通项、等差中项……出在1-8题之内的用基础知识就可以解,但在平常的训练中要寻找最快的解法。之外的,不会的话就列出几项之后猜一个,常考的通项就那么几种;或者,多花些时间看看选项里面的通项哪个符合题意);
不等式(1的妙用……);
立体几何(三视图,用排点法先看俯视图再看侧视图逐个排除不存在的点然后再把存在的点连起来;考外接球或内接球时,注意看选项的形式,其中两个选项是体积、两个选项是表面积,如果你实在找不到几何关系的话,从选项当中反代体积、表面积公式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球的半径,对比一下图形蒙一个你觉得合适的半径长度八成都是对的。)
函数(要有足够的底子,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分段函数、对称、初等函数的图像以及图像的变换你都要通过不断刷题来掌握;如果问题是给出解析式让选图像的话,先通过图像在特殊的点比如0,1,e等处的函数值就可以排除1-2个选项,然后再求导看看单调性就差不多可以选出来了;如果是问n个不同点的函数值的和,基本上都是一些特殊的值,比如1,0,-1或者某一个特殊的数的n倍;对于12题左右的函数题,对函数求导确定单调性,再根据几个特殊点的函数值确定图像,然后观察选项,找到可以区别4个选项的几个特殊点,把特殊点代入图中看看符不符合题意就可以解决。还有很多,之后会进行详细分析);
线性规划(之前说过的4个题型,可以在67高考公众号的MOOK里找到,不再赘述);
解析几何(如果考椭圆,那更多可能是考计算能力,沉下心来慢慢计算即可;考抛物线,那更多可能是考几何条件,图像上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然后找到几何关系;考双曲线,要用一定的计算配合一定的几何关系来求解;MOOK里有一些这样的描述,对于缺少的之后会补充);
程序框图(基础,但判断结构里常设坑,分析端点时要注意;或者结果具有周期性,要找到变化规律);
三角函数(考代换的话就是套公式,尤其要注意倍角和半角公式;sin²+cos²=1是个很有用的代换,卡住时多试试它;如果是sin、cos的齐次式记得同除cos得到tan的值再反解……考图像的话就想原型,通过sin、cos、tan的原来的图像进行变换,T、ω怎么算千万别忘了)
老司机套路:对于11、12题这种问取值范围的题目,选项当中有两个数字出现很多次,选项一定是这两个数字构成的范围。之于能不能取到边缘值,把这个数字代回题目里看看符不符合题意就可以了。
终极秘籍:选项的分布规律一般是4、3、3、2(2018年是4422其他年份都是4332),所以,做不出11、12题的时候就大喊这句口诀看看之前的选项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判断猜一个选项出来。(你一定要确保你前面的题做的多是对的才可以使用,所以,多做练习吧!)
写在后面:高考必刷题、必刷卷都是很好的训练材料,每天坚持练一份,多练多总结多体会上述内容才能不断提高数学能力。
2
解答题范谈
17题考三角/数列(以往三角和数列逐年变换来考,但17、18年都考了三角,所以19年考数列的几率会很大)
对于数列,一般第一问求通项公式,第二问考与求和相关的东西。
对于通项公式,一般用等比、等差数列的基本知识和性质就可求解;对于给出Sn与an关系的,用Sn-S(n-1)=an,即可得到an与a(n-1)的方程,解之即可;对于给出an与an-1的有加法也有乘法的递推式,同除以an×an-1即可;还有取倒数等常见的手法。
对于求和,一般是等差等比的求和、裂项相消、错位相减以及分组求和。前两个想必大家已经很熟悉,在很多资料书里也都有提及;分组求和,就是在那些前两个方法不再能解时,仔细观察一下是不是相邻两项或几项相加的值都是定值,然后把两项分成一组,分组求和。另外,错位相减有很多同学经常算错,要多加练习。还有一些常见的放缩,例如1/n(n-1)小于1/(n-1)(n-1)等。
对于三角函数,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面积公式外加套路即可攻破,只要勤加练习,即可破解。
建议做题时长:8-10分钟。
18题一般考概率或者立体几何(本文以18题为概率为例)第一问一般是一些简单的概率计算。第二问有时会考回归方程(高考一般会把一些重要数据列出,所以要把线性回归方程的公式再看看做好了解;有时方程并不是线性的,这时通过一些手法诸如取对数、取指数、换元等把它变成线性即可。最后写答案的时候再换回来);更多会考期望、分布列、方差(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公式要记好。题型固定,做好总结。)
当然,18年的概率放在20题的位置这种情况也仍有可能出现,大家要做好防范,对此题做好分析。
建议做题时长:10分钟左右。
19题立体几何对于理数而言,第一问简单证明、第二问建系设坐标算法向量(注意余弦值的正负;算直线与平面夹角的正弦值时其实就是算与法向量的余弦值)。此外,法向量的计算可以通过行列式快速得到,想了解的同学可自行百度。建系尽量建的方便一些,有一些常见的套路诸如底面是菱形则建在中心等,多总结。
注意计算,放在19题时结果往往很奇怪,不用怀疑自己的答案。
建议做题时长:10-15分钟。
20题解析几何
原则:一定要写,基础差的同学圆锥曲线拿6分还是很简单的!
对于第一问,一般是计算解析式。只要掌握基本的关于圆锥曲线的知识,破解并不困难。
对于第二问,(以最常考的椭圆为例)
对于基础差的同学,记住公式,假装联立然后背出公式,成功骗分。省出之后答题的时间来,拿其他简单题的分数。
对于每次考试都基本可以拿120分左右的同学,可以进行接下来的步骤。首先,为了简化计算,我建议像上图一样进行计算(不通分。因为通分意味着整个方程将会扩大好几倍,导致不必要的计算量。熟悉分式计算,最后再通分解就好了。)先从最简单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开始(点到直线的距离乘以弦长再乘以二分之一即可的此类问题),如果这种问题你足够熟练到基本十分钟左右搞定,再进行下一步。
解析几何最重要的破解思路是转化,如何更准确且计算量小的解答永远都是第一位。有很多转化的套路诸如直径圆、角化斜率、平行四边形证法等,篇幅有限,不做拓展。思考的原则就是:尽可能的少设未知量,争取寻求对称关系。所有的解法都向韦达定理靠拢,寻找可解性。
建议做题时长:15分钟左右。
21题解析几何
基础差的同学解完第一问即可,求导,再简单分析即可。
基础中等的同学可对第二问进行一些简单的展开,在确定其他题目写完的情况下能写多少写多少,拿到6分并不难。
基础较好的同学可通过逻辑分析找到问题的关键再进行展开。另外还有很多手法诸如洛必达法则、二次求导乃至多次求导、构造函数、极值点偏移、多变量化单变量等。篇幅受限,敬请关注之后的推送。
建议做题时长:佛系。2分钟写完第一问,剩下自由发挥。
22/23题选考
很多同学写完选择填空之后先写选修再写解答题,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选修题难度不大,每个同学都应该拿到手。没有太多的建议,题型很单一,大家多刷题多注意总结。
高三数学学习方法
1。注意命题类型的变化,注意透彻的考点,突出重点。
如果我们按近年的规律办事,便可以确保运作不会增加。在正常的心理状态下,教师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思考问题,测试学生的各种能力,如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微积分能力、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平时复习还应注重整理,根据学生的记忆特点和心理特点,综合涵盖所学的主要知识点、重点、热点、考点。对考生来说,通过考试是非常有用的。只有掌握这些主要考点,了解事实,才能使写作更难,答案更流畅。通过对过去几年的分析可以发现,除了10个选择题外,7个知识空白的覆盖范围相对较广,其他问题也普遍关注。本课题主要在以下几个知识点进行测试:在实体几何学中,直线与平面的关系必须有一个大的问题;在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与直线的关系将被检验。另外,如三角学与向量的结合、函数与导数的组合、数列与不等式等都是重要的考试内容,此外,各种类型试题的应用也会被测试,可能是在空白测试中。因此,高三数学复习应在以上知识点上花更多的心思。
高三数学复习应注意“看”,从观点上吃遍考场,突出重点: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包括课文和练习,并以方框图的形式勾勒出知识的要点。在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记忆数学概念、定义、公式、定理等,以巩固和完善其知识结构。这本书中的例子是看不见的。当你看这些例子的时候,你必须掩盖这个解决方案,认真地去做,当你完成它或者你做不到的时候看到答案。有时你必须考虑你在做什么,这与解决方案不同,在解决方案中你没有考虑到。注意什么,哪种方法更好,没有别的解决办法。高三数学复习也要注意“思考”:不需要逐一做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只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涉及哪些知识点?涉及哪些想法?试着改变条件(或结论),会得出什么结论或需要添加什么条件?高三数学复习应注重“实践”: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演练,体验如何运用基本知识解决问题,提炼出一种普遍适用的解题方法,以求最重要的改变。
2.回顾和把握平时的困难,注意检查错误,填补空白,合理解决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要抓住一个难题。我省高考数学考试的难度在0.65左右,如果命题的方向不偏颇,大多数学生都能减少当前问题的难度。对于优等生,要提高难度,灵活运用知识,深入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的次数应该适度控制,以前做过的问题应该被发现,特别是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我们应该再看一遍,把概念搞清楚,这样才能减少类似问题再犯错误的可能性。有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战略,另一个是技能。高考就像战争一样,在战略上要轻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在策略上,学生应该建立信心。毕竟复习时间已经够长了,应该掌握知识,这样答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就技巧而言,回答问题比回答问题容易。在试卷中,难度一般是分散的:选择题的难度在后面,填空的难度也是一样的。大问题一般可以在前面或两个做,在后面的大问题中,一两个小问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当你回答
高三学生数学提分方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