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升初家长的十五个建议
小升初其实并不复杂,只是每个家长想法不同,对孩子的规划不同,最终选择的学校也不同;也就是说,小升初只是因为有了择校的过程,所以不再简单。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给小升初家长的十个建议
建议一:何时开始学习都不算晚
当年曾经有过一种班型,叫六年级奥数零基础班(当时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小升初冲刺班),五升六暑假开始学,从零学起,以民办校为目标。最终,每个班几乎都有一半的孩子凭借学习成绩完成了择校。泽哥带过十年毕业班,有的孩子真的是属于之前学习不太行的,但是在六年级一年,成绩突飞猛进。我是不太相信突然开窍这种说法的,我可能更会相信量变引起质变,有的孩子在六年级真的非常刻苦,成绩提升也是必然的。所以我常和家长说,不要问这个时候学习晚不晚,只需要问问自己想不想让孩子学好。
建议二:主动出击优于被动等待
每个孩子小升初说到底不是泽哥的事,也不是学校的事,而是孩子家长的事。举两个例子:(1)人大附说让收到短信的家长上网打印准考证,但是每年都有没收到短信的家长其实也是有资格的,只是各种原因没收到。自己不试试怎么知道一定不行。(2)各个学校六下的开放日,家长都知道要去,但是去干啥,有的家长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把自家孩子简历亲手交到招生主任或校长手中,因为这样要比把简历和其他人的一起放门卫更放心。至于具体怎么做,只要敢想,没有做不成的。
建议三:广交战友
随着对小升初的整顿越来越严,小升初暗地里的消息其实也越来越少。但是即便是放在台面上的消息,很多家长可能也不一定会了解。小升初一方面靠孩子的成绩,但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靠家长。所以为了更多的了解各方面信息,建议通过各种途径(上课、加群)结交战友,这样也能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有个倾诉的对象(泽哥当年单身时天天陪家长夜聊,家长不易啊)。
建议四:多关注自家孩子
最近太多家长来找泽哥诉苦,觉得别的孩子不如自己,但是就是获奖比自己孩子高;分明平时成绩没我家的好,但是我家孩子没进复试,他家孩子进了。这些对于小升初来说再平常不过了,每年都有成绩不好的孩子进人大附,成绩好的孩子熬到最后一刻,说到底就是运气的因素。要放宽心,多关注自家孩子的实力,给自家孩子规划一下,以现在的实力,还要在哪些方面多努力,目标哪些学校。
建议五:不要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盲目扔钱
这部分其实是最应该管的部分。每年到六年级下半学期,像XX万保市重点这种宣传就会络绎不绝,甚至还说不进全额退费。这生意泽哥也能干,收个一百个孩子,让派位第一志愿填四中,总有几个能派进去的吧,那这几个的钱就收下了,其他就给退了呗。所以不是咱们家长真正熟的硬关系,择校费这种事,还是算了吧,留着这部分钱给孩子初中多报几个班性价比更高。
建议六:手机无特殊情况不要静音
这条尤其是在参加过什么考试,或者递过什么简历之后,尤其在六年级下半学期。上午电话通知下午去签字是常事,没接到电话学校也不能等,只能继续往后通知,就太尴尬了。这时候多接几个骚扰电话都不是事。
建议七:不要在五升六的暑假安排出游
今年暑假已经过去一半了,强烈建议所有家长五升六暑假不要安排出游,不在这一年。万一有啥考试和活动参加不了怎么办。而且现在杯赛都改成研学的形式,一去去好几天。人大附七月刚放假持续半个月的招生,再加上最后一个弯道超车的暑期,学习还来不及呢,就别出去玩了。多参加参加杯赛的研学和民办校的夏令营,就当出去玩了。
建议八:不要两眼只盯着小升初
这句话有两个含义。(1)小升初选学校时候一定连高中和高考一起考虑。考虑好中考是往外考别的学校还是留本校,牛校一般都会留本校,只要孩子成绩好。或者退而求其次,至少把区确定下来。小升初不跨区,中考会更难。(2)小升初的苦难和初中相比,不能说九牛一毛,但至少没啥可比性。不要理解错,是初中的苦难会更多,会更难熬。这一点泽哥接触的很多初中家长都是这个观点。所以,小升初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不能在起点就耗费了所有的精力。
建议九:不要在孩子面前显示焦虑
小升初的家长不焦虑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对于未知的事情总是焦虑的。但是,要尽晚的把这种焦虑传达给孩子。孩子是会知道小升初的,因为孩子间也会聊,但是如果让他们知道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值如此之高的话,可能不一定是件好事。所以家长这一年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多和猪队友聊聊,力争把他拉下水,可能就好多了。
给小升初家长的十五个建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