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库 >教育资讯 >教育

2020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暑假作业答案5篇大全

时间: 镇圳 分享

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因为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那你知道2020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暑假作业答案都有那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0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暑假作业答案5篇大全。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20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暑假作业答案1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山阿/阿姨从容/操纵殒身/陨星

B.浸渍/汗渍攒射/积攒通缉/编辑

C.菲薄/绯红叱咤/惊诧面面相觑/虚心学习

D.蓦然/招募眷恋/隽永长歌当哭/以一当十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A项,ē/ā,cóng/zòng,yǔn;B项,zì,cuán/zǎn,jī/jí;C项,fěi/fēi,zhà/chà,qù/_ū;D项,mò/mù,juàn,dàng/dāng。

答案:C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纵观国外幸福之城的概念,包括漫画之都的一些案例,广州与其千人一面,不如独辟蹊径,通过广州根深蒂固的漫画文化,对文化广州进行重塑,凸显休闲、幽默、热情、奔放的魅力,用虚幻的文化资源来带动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且带动传统的旅游,以及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

A.千人一面B.独辟蹊径

C.根深蒂固D.虚幻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项,“千人一面”,比喻做文章或做事公式化、格式化,都是一个样子。B项,“独辟蹊径”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C项,“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D项,“虚幻”空幻,不真实,强调主观幻想或结果。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目前,少数政府网站成为花架子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政府赶时髦,仓促间“跟风上网”,而网络管理人员的建设没有跟上。

B.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做到了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C.我国多地出现蔬菜、水果销售缓慢,价格走低,有些农产品价格甚至跌破成本价,有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联系流通渠道,帮助农民解决问题。

D.随着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以休闲、娱乐为目的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前后矛盾,“少数”和“普遍”矛盾;C项,成分残缺,可在“走低”后加“的现象”;D项,搭配不当,“社会竞争”不能与“增大”搭配,可在“竞争”后加“的激烈”。

答案:B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慈善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需要一代人为此付出努力,我们_________________。

①希望社会各界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慈善②政府要完善捐赠监督机制,让捐赠者放心③广大群众也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④媒体和舆论也要积极引导,肯定捐赠者的善行⑤精心呵护慈善文化这株幼苗的成长⑥期待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文化尽早“破题”

A.①②④③⑤⑥B.⑥①②④③⑤

C.①⑤②④③⑥D.⑥②③④①⑤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段话的中心是谈慈善文化的问题,因此第⑥句放在最前面,①紧承⑥,为总说。接着从三个角度进行分述:政府②、媒体④、广大群众③。⑤表达了对慈善文化的良好祝愿,应放在最后。

答案:B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闻其将皆握齱①,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郦生乃深自藏匿。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②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沛公至高阳传舍③,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④!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旻,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其为广野君。

(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注:①握齱:同“龌龊”,指器量狭小,拘泥于小节。②里中:同乡。③传舍:古时供往来行人居住的旅舍、客舍。④竖儒:骂人的话,指无见识的儒生。竖,竖子,小子。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徇:攻占,夺取

B.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下:归附

C.郦生曰:“弟言之。”弟:小弟

D.延郦生上坐,谢之延:延请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文言文实词的能力。C项,弟,但,只管。

答案:C

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二世使使者斩以循

B.郦生乃深自藏匿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C.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单父人吕公善公

D.延郦生上坐,谢之广大谢大将军而起行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文言词语(尤其是虚词)的能力。C项,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可译为“交好”。A项,介词,凭/介词,把;B项,连词,于是,就/副词,才;D项,动词,道歉/动词,感谢。

答案:C

7.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郦生“狂”的一组是(3分)()

①然县中贤豪不敢役②郦生乃深自藏匿③郦生入,则长揖不拜④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⑤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

A.①②⑤B.①③④

C.②③⑤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信息筛选的能力。②说明郦生识人;⑤是说其攻打陈留的计策,不能表现其“狂”。

答案:B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郦食其虽然只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贱小吏,但是陈留高阳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主要因为他放荡不羁,是一位出名的“狂生”。

B.郦生虽然穷困潦倒,但是他有着非凡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见解。在遇到开明的君主沛公后,就自然得以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C.郦生去见沛公的时候,沛公叉开双腿坐着,这个细节体现出沛公的“慢而易人”,也和下文礼遇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郦生出语不凡,寥寥数语,就使沛公迅速转变了傲慢的态度,不但道歉,而且主动问计,由此也可见刘邦确实是一个“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A项,原文为“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没有体现选项中的因果关系。

答案:A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听说沛公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许多远大的谋略,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没人替我介绍。(“易”“从游”“先”各1分)

(2)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沛公并不喜欢儒生,许多人头戴儒生的帽子来见他,他就立刻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在里边撒尿。(“好”“诸客冠儒冠来者”各1分。“溲溺其中”,2分)

(3)夫陈留,天下之旻,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的交通,现在城里又有很多存粮。(“旻”,1分。判断句式,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他非常喜欢读书,但家境贫寒,穷困潦倒,连能供自己穿衣吃饭的产业都没有,只得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贱小吏。但是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县里的人们都称他为“狂生”。

等到陈胜、项梁等人反秦起义的时候,各路将领攻城略地经过高阳的有数十人,但郦食其听说这些人都是一些器量狭小、喜欢烦琐细小的礼节,刚愎自用、不能听取宏伟意见的小人,因此他就深居简出,隐藏起来,不去逢迎这些人。后来,他听说沛公带兵攻城略地来到陈留郊外,沛公部下的一个骑士恰好是郦食其邻里故人的儿子,沛公时常向他打听他家乡的贤士俊杰。一天,骑士回家,郦食其看到他,对他说道:“我听说沛公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许多远大的谋略,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没人替我介绍。你见到沛公,可以这样对他说‘我的家乡有位郦先生,年纪已有六十多岁,身高八尺,人们都称他是狂生,但是他自己说并非狂生。’”骑士回答说:“沛公并不喜欢儒生,许多人头戴儒生的帽子来见他,他就立刻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在里边撒尿。在和人谈话的时候,动不动就破口大骂。所以您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向他游说。”郦食其说:“你只管像我教你的这样说。”骑士回去之后,就按郦食其嘱咐的话随口地告诉了沛公。

后来沛公来到高阳,在旅舍住下,派人去召郦食其前来拜见。郦食其去见沛公的时候,沛公正坐在床边伸着两腿让两个女人洗脚,就叫郦生来见。郦生进去,只是作个长揖而没有倾身下拜,并且说:“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沛公骂道:“你个奴才相儒生!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所以诸侯们才一同起兵反抗暴秦,你怎么说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郦食其说:“如果您下决心聚合民众,召集义兵来_暴虐无道的秦王朝,那就不应该用这种傲慢无礼的态度来接见长者。”于是沛公立刻停止了洗脚,起身整理好衣裳,把郦食其请到了上宾的座位,并且向他道歉。郦食其谈了六国合纵连横所用的谋略,沛公喜出望外,命人端上饭来,让郦生进餐,然后问道:“那您看今天我们的计策该怎么制定呢?”郦生说道:“您把乌合之众及散乱之兵收集起来,总共也不满一万人,如果凭借这些来直接和强秦对抗的话,那就是人们所常说的‘探虎口’啊;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的交通,现在城里又有很多存粮。我和陈留的县令很是要好,请您派我到他那里去一趟,让他向您来投降。他若是不听从的话,您再发兵攻城,我可以作为内应。”于是沛公就派遣郦生前往,自己带兵紧随其后,这样就攻取了陈留。赐给郦食其广野君的称号。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

西江月?秋兴

程馞

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2020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暑假作业答案2

1.(5分)选B项给3分,选D项给2分,选E项给1分。选A、C项不给分。

A项中的“整个一生”是错误的,原文中应该指父亲去世十年来。C项中的“克制与坚决”是错误的,母亲的犹豫和终于没有接电话,并不是伟大的精神,而是迫于我们子女的压力无奈放弃。E项中的“习惯地看电话”,说是害怕仍有人给母亲打电话和母亲结婚,只对了小小的一部分,主要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思念和后悔的心理。

2.(6分)用了倒叙的写法,先交待了“母亲出了情况”这一结果,引起读者注意,增强小说的吸引力。流露出了我们的吃惊和对母亲再婚的反对心理。

总领下文,为下文介绍“母亲出了情况”的经过做了高度的概述。

为后文的“可母亲还是出了情况”留下伏笔。

3.(6分)电话是小说中的一个线索,具有展现情节发展的作用。

“我”提前回家所发现的电话,是母亲和老年大学同学在通话,母亲处在高兴中,情节的开端,母亲出了情况。

新的周末大团圆时六点的电话,是母亲老年大学同学打来的电话,母亲处在无奈中,情节的发展,母亲被迫放弃。

六点准时响两声的电话,是母亲老年大学同学报平安的电话,母亲再婚被我们彻底打散了,情节的发展。顽强地持续着的电话,是老人女儿的电话,老人临终乞求与母亲见一面,情节的高潮。

4.(8分)赞同老年人再婚。赡养老人,让老人安度晚年,过上幸福的生活,是做儿女们的责任。儿女们虽然可以给老人提供许多物质上条件,但老年人在情感精神方面的需要,是儿女们不能提供和取代的,给老人找合适的老伴,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儿女们不能太自私,只是从自己的脸面出发,或者从自己的子女需要老人照顾出发,来威胁老人,伤害老人,这是不仁道的行为。

2020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暑假作业答案3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鱼凫(fú)猿猱(náo)石栈(jiàn)飞湍(tuān)

B、幽咽(yàn)乍破(zhà)商贾(jiǎ)荻花(dí)

C、孝悌(dì)跬步(kuǐ)谄媚(_iàn)膏腴(yú)

D、濒临(bīn)剽悍(piāo)累赘(léi)纤细(_i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向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提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世界银行18日公布一项计划,目的是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追讨被腐败官员转移到境外的非法资产。

B、信息时代传媒方式的变化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传统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

C、以“和谐之旅”命名的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活动,激发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也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D、中国的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都是接受了西方语言学文学的影响,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完善和发展起来的。

4、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上下衔接,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

②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③故有“秋老虎”之说。

④“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

⑤被称为“多事之秋”。

⑥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⑦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

A、②①③④⑤⑦⑥B、①③⑤④②⑦⑥

C、②③①④⑤⑥⑦D、②⑤④①③⑦⑥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请同学们在度假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学习,因为离开课本和校园我们有充裕的时间从更广的天地获取知识,充实自我,提高能力。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准备了语文高一暑假作业练习,欢迎阅读与选择!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7题。(每小题2分,共6分)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噫吁嚱,危乎高哉危:高B.尔来四万八千岁尔来:从那时以来

C.以手抚膺坐长叹膺:胸口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犲匪:土匪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2分)

A.猿猱欲度愁攀援B.使人听此凋朱颜

C.砅崖转石万壑雷D.艰难苦恨繁霜鬓

3.下列对上述文言文段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全诗依次描写了蜀道之高、蜀道之险、蜀道战祸之惨烈。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在诗中重复出现了三次,每次的作用完全相同。

C“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

夜月,愁空山”描绘了洪荒丛林中悲鸟的号鸣,月夜子规的啼叫,增添了旅人的悲凉之感,更让人感到蜀道之难实在难于上青天。

D本诗最主要的艺术特点是将神话传说、想象、艺术夸张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

2020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暑假作业答案4

一、1、C2、B3、C4、D5、A6、D7、C8、D9、C10、A11、C12、A

二、13、(1)父亲王福畴因为这事情被贬为(1分)交趾县令(1分)

(2)所以,远方的人不肯归附,就发扬文治教化让他们来(前后句各1分)。

14、(1)居安思危,戒奢以俭(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4)不尽长江滚滚来(5)千呼万唤始出来(6)相逢何必曾相识(7)庄生晓梦迷蝴蝶(8)昨夜西风凋碧树(9)响穷彭蠡之滨(10)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三、15、(1)深长曲折;(2分)(2)优娴贞静。(2分)

16、①进一步表现小巷“无比的悠闲”;(2分)②渲染“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2分)

17、(4分)①第二段“无人”是为了表现小巷的“幽静”、“悄悄的、寂寂的”;(2分)②第四段“有人”说明巷里没有“街上那种贪婪的睨视,恶意的斜觑”,姑娘的出现更显示出小巷的安全感、温馨感和人情味。(2分)

18、(4分)B、D(第三段中描写的巷的景象并不是别开生面的另一种。文章中表达作者对社会世俗的不满,没有涉及到社会的不平等。)

2020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暑假作业答案5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文后问题。

如梦令

李清照

①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②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仿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文学现象,也是“学以致用”的有效练习。请从李清照《如梦令》画线的三句中任选一句进行仿写。(不必仿整首词,只要意思连贯、押韵即可)

2.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像登高远眺、观赏菊花等;还为后人留下许多名句佳作,如我们熟悉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

重阳节时,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一次远足活动,请你以组织者的口吻拟写一段话,概括此次远足的意义,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40字。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第下列小题。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①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①,读ruó,揉搓。

【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的感受。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

二、基础题(注释)

4.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

【2】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3】真的猛士,______,_____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记念刘和珍君》

5.整句的使用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一大特点。将下面文字中画线的句子改为用整句的形式表达。

倾听,简单地说是人与人交流的方式方法,而从本质上说则是做人的学问和境界。会不会倾听,不仅仅是个性、习惯问题,它涉及对人的理解、尊重。不懂倾听的人往往是自私的人,心胸狭窄的人不会倾听,那些不知倾听的人又缺乏爱心。

6.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1】________,________。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诗经氓》

【2】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3】_________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___________。(《短歌行》)

【4】狗吠深巷中,______。户庭无尘杂,_______。(《归园田居其一》)

【5】__________,兰泽多芳草。_______,所思在远道。(《涉江采芙蓉》)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_____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饮酒》

(3)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__________。《鸿门宴》

(4)沉默呵,沉默呵!,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

,若出其里。《观沧海》

8.默写下列名句。

【1】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士皆目,___________________。

【2】惨象,_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_______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3】,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沉默啊,沉默啊,____________,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5】,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

三、写作

10.补写下列诗文名句。(8分)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_______,百舸争流。(《沁园春长沙》)

(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雨巷》)

(4)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再别康桥》)

(5)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

(6)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目,___________________。(《战国策》)

(7)以时间的流驶,___________________,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记念刘和珍君》)

(8)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___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_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4】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5】《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体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6】《大卫科波菲尔》是享誉世界声誉的英国小说家的“半自传体”小说。

四、作文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人生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都非走不可,即使摔得鼻青脸肿,碰得头破血流,这就是我们年轻时候走过的弯路。

请以“弯路与人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主立意;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答案】

一、诗歌鉴赏

1、①昨日江渚散步。看见红白无数。

②试问何东西,却道袋装弃物。

③禁塑,禁塑!还我清清江渚。

2、展足量过斑斓的原野,强身健体;跃身登上雄奇的高山,游目骋怀。

3、【1】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赢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故应难看梅花”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

【2】(1)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晚年又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2)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二、基础题

4、【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5、自私的人往往不懂倾听,心胸狭窄的人不会倾听,那些缺乏爱心的人又不知倾听。(6分)

6、【1】乘彼垣以望复关【2】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3】青青子衿沉吟至今

【4】鸡鸣桑树颠虚室有余闲【5】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

7、(1)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2)山气日夕佳(3)其意常在沛公也(4)不在沉默中爆发(5)星汉灿烂

8、【1】风萧萧兮易水寒复为羽声慨发尽上指冠

2】已使我目不忍视了尤使我耳不忍闻。

9、

【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在我的心头荡漾【3】风萧萧兮易水寒

【4】不在沉默中爆发【5】述而不作

三、写作

10、(1)漫江碧透(2)挥斥方遒(3)到了颓圮的篱墙

(4)那榆阴下的一潭(5)在星辉斑斓里放歌(6)发尽上指冠

(7)来洗涤旧迹(8)尤使我耳不忍闻

11、

【1】挥斥方遒

【1】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1】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1】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国别体

【1】查尔斯狄更斯(或狄更斯)

四、作文

12、写作提示:“弯路与人生”是一个关系型话题,写作之前必须认真思索“弯路”与“人生”的关系。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谁都难免走一段弯路。走了弯路不要紧,关键是如何对待自己走过的弯路。人生的弯路,均是走过方知其弯。正确的做法是及时总结经验,调整人生的方向,使自己尽快走上正道。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言:上一步走得不好不要紧,下一步要走对才是重要的。

总结经验相当重要,不少考生可能会忽略这一点。如果人们能够在投身于某项事业、确立某个奋斗目标之前,正确评价自己的天赋、能力和客观条件,听取他人的建议或参谋,并能够汲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就可以在人生的道路上少碰一次壁,少走一点弯路。

2020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暑假作业答案5篇大全相关文章

灯塔大课堂第十一课观后感心得范文

母爱为话题的作文高中作文800字

关于母亲节的初中作文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九期答案心得体会5篇

关于母爱的优秀作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