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库 >教育资讯 >热点

浙江2022年高考志愿填报安排

时间: 镇圳 分享

浙江2022年高考志愿填报是所有浙江学子最关注的事情,在近期浙江2022年高考志愿填报已经公布了,同学们知道是什么时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浙江2022年高考志愿填报安排最新,欢迎阅读分享。

浙江2022志愿填报安排

日期内容6月12-18日网上填报志愿模拟练习6月26日左右公布各段分数线和相应一分一段表;提供考试成绩和位次号查询6月29日8:30

—30日17:30

普通类提前录取院校志愿填报;

普通类第一段平行志愿填报;

艺术类第一批及艺术类三位一体志愿填报;

艺术类第二批第一段平行志愿填报;

体育类第一段、特招生录取院校志愿填报;

单独考试招生志愿填报;

地方专项招生计划志愿填报;

符合条件考生填报高水平运动队、农村学生单独招生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招生志愿;

浙江警察学院三位一体志愿填报

7月8日

8:30-17:30

单独考试招生院校征求志愿填报7月22日上午公布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剩余计划7月24日8:30—

25日17:30

普通类第二段平行志愿填报;

艺术类第二批第二段平行志愿填报;

体育类第二段平行志愿填报

7月31日上午公布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征求计划8月1日

8:30—17:30

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征求志愿填报返回目录

优先选学校:综合素质决定未来

“专业可以换,学校就不容易了。”一些人认为,重点大学从师资到硬件都具备优势,学生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首先,重点大学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和学术氛围上,与一般院校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大学所学的专业并不能完全决定以后的职业。虽然现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但社会更需要具有综合素质专业训练的人才,复杂性的工作更需要多专业的集成和组合,所以复合型人才更受欢迎。办学实力较强的学校不仅重视学生的专业教育,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很多重点大学实行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弹性学制,进校后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选修第二专业,使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从招生政策上不难发现,如今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正在流行,大学生在前两年甚至是前3年学的都是基础课程,在后期才会有所差别地开设专业课程,到时候再作抉择。

这些家长更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他们认为,古时“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不同层次的高校在师资力量、学校建设、国家投入等方面差别很大,而学校的传统、校风、学术氛围对学生的培养、塑造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好的学校,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良师益友,从他们身上学习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在这种氛围中,年轻人更容易激发自己的潜能,更快成长。

学校的品牌效应也是他们所看重的。从长远发展来看,名校的品牌效应对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专业的冷热,会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学校的声誉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声誉是基本稳定的。

当然,如果一定要上名校,但又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最好就选择那些和自己喜欢的相近或相关的专业,这样,日后可以通过读研究生等途径改变专业。

提醒: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对于在校大学生转专业仍然有不少限制。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还是要结合个人的兴趣和特长,不要为了上好大学选择与兴趣特长完全相悖的专业,而把希望寄托在入学后转专业上,至少应该搞清楚所填学校是否能转专业,需要哪些条件。

优先选专业:选专业就是选职业

这里说的专业优先,前提是指稍逊一筹的大学的热门专业。“冷门专业就业很困难,热门专业起码找工作时机会更多一些。”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主张优先选择专业的人,主要考虑的是就业问题。

他们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和成才是靠专业打天下,而不是依赖学校;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光是短暂的,而专业要陪伴人的一生。有不少考生为了进心目中最理想的大学,不惜选择非常冷僻的专业,他们在就业时容易遇到大麻烦,远没有稍逊一筹的大学的热门专业毕业生受欢迎。

不可否认,专业和未来就业的关系要相对大一些。因为,除了排名非常靠前的名牌院校机会多一些外,大多数学校面临的都是一样的竞争,机会比较均等。

主张选择专业优先的这些人觉得,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一个人的职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与他所学的专业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专业并不能决定某个人将来从事某项特定的具体职业,却基本界定了未来职业的范围。所以,报考志愿时要在掌握学校资源的情况下,把专业考虑在前,一个理想的专业就业机会比较多,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学以致用。

提醒:中国的本科教育从以前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除了学习,学生在大学里更重要的是练习人际交往、参加社会活动,把自己锻炼成具有合作精神、拥有健康心态、能吃苦耐劳、有竞争力的“准社会人”,关键是现在大学“窄进宽出”,学生们上了大学,愿意锻炼自己、磨炼自己的太少。考生们无论学什么,在哪儿学,只要大学4年不虚度,将来一定会有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专家建议,对于一般考生而言,有一个原则:高分考生,奔名校;次高分考生,奔特色;考分中上等考生,兼顾学校和专业;一般成绩考生,奔专业;成绩较低考生,奔实用。

返回目录

填志愿正确把握好高校与专业关系

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是首选专业还是首选学校,历来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是“只要是某某大学,任何专业都行”或“只要学某某专业,什么大学都可以”。这两种思路没有谁对谁错之分,由于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事情,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所好的大学比好的专业更有价值。大学是素质教育的领域,因此大学风气和文化的熏陶比知识的灌输更重要,一所大学文化和风气的形成往往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这种无形的文化对素质影响不是多读几本书、多学多少东西可以相提并论的,其实也正是这种无形的文化和熏陶力,才真正地成就了大学的内在品质和真正意义。

同时,名牌大学学风正、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资金充足或是办学资金有保证,决定了其今后在社会上的竞争力较强,所以,如果在好大学和好专业的选择中出现了矛盾,建议考生不要犹豫,选择一所好的大学绝对没错。

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都有自己的强势专业、品牌专业或国家重点学科,甚至一些普通大学的强势专业、品牌专业或国家重点学科,不仅可以跟重点大学的相同专业媲美,甚至比之更好、更强。

如果考生在高考总成绩上,难以报考重点名牌大学,则可以适当将学校下降一二个档次,从而选择自己喜爱的或感兴趣的专业。

返回目录

客观看待冷热门专业

虽然说专业的“热门”与“冷门”的形成归根到底是报考人数的多少决定的,但它深深地打上了不同时代的烙印。许许多多的人都去争报热门专业,说他们全都是盲目跟风、赶潮流是不客观的。一般说来,热门专业不仅有利于就业,而且工作环境好、薪资待遇高,对自己的职业、人生都有益处。

虽然对专业的热门与冷门没有严格的定义,但说专业的冷门与热门是经常变化的,几乎一年一个变,是不符合事实的。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化,电子信息产业必将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我国已将电子信息产业列为国家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知识密集型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与此相关联的一些专业的“热”,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当然,也不排除有的热门专业在热了许多年后供需达到不平衡,就会有所变化。

把握国家需要与个人志愿的关系

各高校的招生专业及人数反映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招生计划是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的。志愿是考生志向和兴趣的反映。虽然个人的志向、兴趣、爱好是考生选择志愿的主要依据,但在考虑个人需要时,不能不兼顾国家的需要。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了解国家确定的作为加快发展的高技术产业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新材料产业,领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抓住当前要优先支持农业、林业、水利、气象、地质、矿业、石油天然气、核工业、软件、微电子、动漫、现代服务业等重点公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以及新兴产业的紧缺人才培养方向,自主地选择个人喜爱的院校和专业。

处理好经济发达地区院校与欠发达地区院校的关系

考生自身竞争力足以支撑考生报考京、沪、穗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名牌院校的热门专业时,应当毫不犹豫地加以选择,自身竞争力不足以支撑考生报考京、沪、穗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名牌院校的热门专业,而能够支撑报考经济欠发达地区名牌院校的热门专业时,笔者赞同到欠发达地区去。

经济欠发达地区条件可能差一些,环境艰苦一些,但年轻人为求学成才吃点苦是值得的。欠发达地区的名牌院校之所以称为名牌,是因为其教学水平和教学环境、师资力量都与一般院校有所不同,办学也是富有特色的。(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已由过去国家统包统分配转变为通过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的自主择业办法,所以只要是符合国家新时期发展所需要的热门专业人才,哪里都是急需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返回目录

填报高考志愿不容忽视的十大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但具体到我们的行动上可就是另一码事了。在高考的道路上,分数决定一切的思想在考生们心里根深蒂固。可是我们可知道,除了分数,很多填报志愿上的细枝末节,稍不留神,就可能导致我们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付之东流。那么,在大学报考方面,又有哪些细节值得我们去关注呢?

细节一:应届生与往届生限制

大多数院校及专业对应届生和往届生都一视同仁,但也有少部分院校和专业只招应届生。除了大家熟悉的军校、国防生只招应届生外,一些特殊院校和专业也只招应届生,如国际关系学院年《招生章程》明确规定:“考生须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20周岁以下)。”

报考提醒:如果院校的《招生章程》明确规定只招收应届生,那么往届生就要避免报考这些院校或专业。不过,一般对应届生和往届生提出要求的院校和专业极少,考生报考时选择的余地还是很大的。

细节二:语种有限制

在我们主要学习的外语语种中,除了常见的英语外,有的考生学的并不是大众化的英语而是俄语、法语等小语种。从目前各院校招生要求看,英语专业“走遍天下”,非英语语种的考生选择面就小得多,对有的专业就不得不望而止步了。很多院校近年来对考生的语种要求都在各自的《招生章程》里有明确规定,如中国人民大学年《招生章程》:“我校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等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的考生;国防生只招收英语语种的考生。”

报考提醒:如果考生中学阶段学的是非英语语种,那么在报考相关院校及专业时,一定要仔细了解学校对考生语种的限制,否则很可能因为不符合报考条件而被退档或调至其他专业,例如非英语语种的考生就千万不要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英语、日语等专业。

细节三:单科有要求

考生填报志愿时,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总分,看自己的分数是否能上某大学的调档线、某专业的录取线,而对某些专业的单科成绩或其他要求则往往容易忽视,而这也正是部分学生被退档的原因。实际上,高校在录取中对考生的单科成绩要求非常普遍,如西南交通大学年《招生章程》规定:“报考英语和英语(翻译)专业的考生须参加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的外语口试加试,并要求英语单科成绩达到100分及以上。”

报考

浙江2022年高考志愿填报安排相关文章

神舟十二号返回舱搭载物品及意义

感动中国2019年度十大人物张富清事迹学习心得精选5篇

民法典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民法典颁布实施的意义_民法典意味着什么

民法典对社会生活影响作文5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