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库 >作文 >初中作文 >初二作文 >八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

时间: 惠敏 分享

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啦一起学习吧!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

  (一)三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在

  (2)略无阙处 略无:完全没有

  (3)自非亭午夜分 亭午:正午

  (4)自非亭午夜分 夜分:半夜

  (5)不见曦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6)至于夏水襄陵 襄:升到高处

  (7)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

  (8)沿溯阻绝 溯:逆流而上

  (9)不以疾也 疾:快

  (10)则素湍绿潭 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11)回清倒影 回清:回旋的清波

  (12)绝多生怪柏 绝:极高的山峰

  (13)飞漱其间 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14)每至晴初霜旦 晴初:天刚放晴

  (15)每至晴初霜旦 霜旦:下霜的早晨

  (16)属引凄异 属引:接连不断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说其意思。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同“缺”,空隙、缺口

  3.解释下列多义词。

  (1)自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连词,表示假设,如果)

  (2)绝

  ①沿溯阻绝(动词,阻断)

  ②绝多生怪柏(副词,极,非常)

  ③哀转久绝(动词,消失)

  (3)清

  ①回清倒影(名词,清波)

  ②清荣峻茂(形容词,清澈)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

  今义:连词,表选择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5.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2)良多趣味

  良:形容词用作副词,甚,很

  (3)空谷传响

  空谷:名词用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隐没遮蔽了天空和太阳。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5)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6)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7)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泉水、瀑布飞速地往下冲荡。

  (8)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无限趣味。

  (二)答谢中书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五色交辉 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四时俱备 四时:四季

  (3)晓雾将歇 歇:消散

  (4)沉鳞竞跃 沉鳞:水中潜游的鱼

  (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2.解释下列多义词。

  欲

  ①夕日欲颓(将要)

  ②实是欲界之仙都(欲望)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1)晓雾将歇

  古义:消散

  今义:休息

  (2)夕日欲颓

  古义:坠落

  今义:精神萎靡

  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夕日欲颓

  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坠落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三)记承天寺夜游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

  (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3)步于中庭 中庭:院子里

  (4)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5)盖竹柏影也 盖:大概是

  2.解释下列多义词。

  与

  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②念无与为乐者(和,跟,同)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月色入户

  古义:多指门窗

  今义:住户、人家

  (2)盖竹柏影也

  古义:大概是,表推测原因

  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只是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但是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罢了

  今义:耳朵

  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相与步于中庭

  步:名词用作动词,散步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院中,)庭院地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织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四)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风烟俱净  俱:都

  (2)天山共色 共色:同样的颜色

  (3)从流飘荡 从:跟、随

  (4)水皆缥碧 缥碧:青白色

  (5)急湍甚箭 甚:超过

  (6)争高直指 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7)泉水激石 激:冲击,撞击

  (8)横柯上蔽 柯:树木的枝干

  (9)疏条交映 交映:互相掩映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说其意思。

  (1)蝉则千转不穷

  “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2)窥谷忘反

  “反”同“返”,返回

  3.解释下列多义词。

  (1)绝

  ①天下独绝(绝妙)

  ②猿则百叫无绝(停止)

  (2)上

  ①负势竞上(向上)

  ②横柯上蔽(在上面)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一百许里

  古义:表示约数

  今义:赞许,允许

  (2)蝉则千转不穷

  古义:穷尽

  今义:贫穷

  (3)鸢飞戾天者

  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4)经纶世务

  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指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5.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风烟俱净

  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

  (2)任意东西

  东西:名词用作状语,向东或向西

  (3)猛浪若奔

  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4)互相轩邈

  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头也能看得清清楚楚。(那)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腾的骏马。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虽在白天,也仍然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偶尔能见到阳光。

  (五)富贵不能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真正,确实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焉:怎么,哪里

  (3)以顺为正者 正:准则,标准

  (4)与民由之 由:遵循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说其意思。

  往之女家

  “女”同“汝”,你

  3.解释下列多义词。

  (1)之

  ①妾妇之道也(助词,的)

  ②父命之(代词,代他)

  ③女子之嫁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戒

  ①戒之曰(告诫)

  ②必敬必戒(谨慎)

  (3)居

  ①居天下之广居(居住)

  ②居天下之广居(住宅)

  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淫:使动用法,使……惑乱

  移:使动用法,使……改变

  屈:使动用法,使……屈服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相关文章

以品味为话题的作文800字满分作文

以品味为话题的作文800字初中作文5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范文10篇

我的遗憾700字话题作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名句默写与名著导读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