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库 >作文 >高中作文 >高一作文 >高一化学

高一化学上册期末复习大纲

时间: 於宝 分享

期末复习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复习计划,有条理的去复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化学上册期末复习大纲,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化学上册期末复习大纲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些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1.贴有下列危险品标志的药品起火时,不能用水灭火的是

  A.6剧 B.4遇湿易燃物品 C.8腐蚀品 D.6有害品(远离食品)

  2)理解过滤和蒸发的原理,能够使用过滤和蒸发的方法分离对应的混合物。

  2.下列关于粗盐提纯说法正确的是

  A.溶解粗盐时,应尽量使溶液稀些,以保证食盐完全溶解

  B.滤去不溶性杂质以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

  C.当蒸发到剩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将制得的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

  3)结合具体实验现象,能说出蒸馏、萃取和分液的基本原理,能够通过模仿完成教材中的萃取和分液实验。

  3.如果花生油中混有水份,最好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

  4.欲萃取碘水中的I2 ,不能作为萃取剂的是

  A.苯 B.酒精 C.CCl4 D.汽油

  5.根据混合物的特点,分离方法一般有过滤、蒸发、蒸馏……,欲把碘从碘水中分离出来,可在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充分振荡后静置,可观察到现象

  ,

  接着可用 方法将两层液体分开,操作时用到的化学仪器叫 。

  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4)能够识别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和分液过程中使用的仪器。

  7.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 过滤 ② 蒸发 ③ 溶解 ④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8.下列仪器加热时不需垫石棉网的是

  A.烧杯 B.蒸馏烧瓶 C.锥形瓶 D.蒸发皿

  5)能够说出检验SO42-的反应原理和实验现象,并能独立进行有关的操作。

  9.用可溶性钡盐检验SO42-离子的存在时,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其作用是

  A.形成较多的白色沉淀

  B.形成的沉淀纯度更高

  C.排除SO42-以外的其它阴离子及Ag+的干扰

  D.排除Ba2+以外的其它阳离子的干扰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1mol微观粒子集体的规模大约是6.02×1023个,其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

  2)知道影响物质体积的三个因素是粒子数目、大小和距离。通过绘制微观模型图,理解三个因素对固体、液体和气体体积的意义,能够说出气体的体积与粒子的数目、温度、压强的关系。

  10.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g    B.32g   C.64g /mol   D.32g /mol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是科学上用来表示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

  B.标准状况下,22.4LCCl4是1mol

  C.1mol硫酸钠中含有6.02×1023个硫酸钠分子

  D.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分子间距离几乎相等

  3)能够说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知道特定条件下,其数值约为22.4L,条件改变,数值将发生改变。

  12.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A

  C.通常状况下,NA 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 NA

  4)知道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多种,能够说出物质的量浓度的表示方法。

  13.欲配制100mL 1.0 mol/L Na2CO3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① 将10.6 g Na2CO3 溶于100mL水中

  ② 将28.6g Na2CO3•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

  ③ 将20 ml 5.0 mol/L Na2CO3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

  A.①②   B.②③    C.只有② D.只有③

  5)能够进行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领会上述各量之间换算的关键是经过“物质的量”这一“桥梁”来实现的。

  14.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4℃时2.7mL 水 B.2.24L一氧化碳(标准状况下)

  C.6.02×1022个氯化氢分子 D.4.9g 磷酸

  15.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O3     B.CH4     C.CO      D.N2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17.0.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

  A.5 : 2 B.3 : 1 C.15 : 2 D.1 : 3

  18.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一氧化氮,另一个盛有氮气和氧气,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总数 B.质子总数 C.分子总数 D.质量

  6)知道定量配制溶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精确度要求,选择所需仪器,独立完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只要求会配制没有明显热效用的溶液)。

  19.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

  (1)若采用18mol/L的浓硫酸配制溶液,需要用到浓硫酸的体积为 。

  (2)甲学生:量取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 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

  。

  ②洗涤操作中,将洗涤烧杯后的洗液也注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_ ________。

  ③定容的正确操作是

  。

  ④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

  A.吸出多余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B.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C.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

  D.重新配制

  (3)乙学生:用100 mL 量筒量取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 mL 刻度线,再搅拌均匀。

  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

  。

  7)知道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20.实验室需配制一种强酸溶液500mL,c (H+)=2mol/L,下列配制方法可行的是

  A.取100mL5mol/LH2SO4,加入400mL水

  B.取200mL5mol/LHCl,加水稀释至500mL

  C.取100 mL5mol/LH2SO4,加水稀释至500mL

  D.取100 mL5mol/LHNO3,加水稀释至500mL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分类的方法。了解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是常见的分类方法。

  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1.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标准:是否在水溶液中进行)

  B.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标准: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C.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标准: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

  D.化合物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标准:溶于水或熔融状态能否导电)

  22.下列物质既是钾盐又是无氧酸盐的是

  A. KCl B. K2SO4 C. Na2CO3 D. KOH

  3)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23.浊液、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

  A.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B. 能不能透过半透膜

  C. 能否透过滤纸 D. 有没有丁达尔效应

  24.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 冷水 B. 沸水 C. NaOH溶液 D. NaCl溶液

  25.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胶体外观不均匀

  B. 胶体不能透过滤纸

  C. 豆浆是属于胶体

  D.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是大于100nm

  4)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26.鉴别胶体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

  A. 萃取 B. 蒸馏 C. 过滤 D. 丁达尔效应

  27.下列分离、提纯、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B.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C.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

  D. 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等杂质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解质概念,知道电解质的概念是离子反应的基础

高一化学上册期末复习大纲相关文章

高一化学怎样提高成绩的方法

高一化学学不好的原因

如何引导高一学生走出化学学习困境

高一新生如何才能学好高中化学

高一化学方程式大全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