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库 >作文 >高中作文 >高一作文 >高一历史

最全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

时间: 慧良 分享

必修一历史是学生踏上高中的校园刚接触的第一次历史,学好就很重要。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最全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明确分封制、宗法制两个主要概念(内容、特点、作用)

  (一)分封制

  1、内容: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他们对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2、特点:‘分封诸侯,以藩屏周。’用分封诸侯的方法巩固统治。

  3、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宫

  4、作用:

  A.积极:(1)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得到加强;

  (3)形成西周贵族集团,“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

  (4)加强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

  B.消极:由于诸侯国相对独立性,造成内乱,威胁中央。

  5、分封主体:姬姓亲族、功臣、姻亲、殷商族、降族,被商灭掉的古国

  (二)宗法制

  1、内容:在氏族组织中层层由嫡长子世袭为宗主,作为氏族延续的主干,而其余诸子则不与嫡长子享受平等地位,只能另立小宗作为氏族延续的旁支。

  2、特点:(1)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和“国”密切结合;

  (2)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3)大、小宗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 政治隶属关系。

  3、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的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4、作用:(1)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战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联系起来;

  (2)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3)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牢固地维系封建制度,是中国封建制度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三)二者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二者相互依存,互为表里。

  二、认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血缘色彩

  2、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3、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

  中央集权制度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2、具体内容:

  (1)皇帝制:①皇权至上;②世袭终身;③“家天下“。

  (2)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方面互不相属、互相牵引。(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3)在地方实行群县制;废分封、置郡县。

  3、作用和影响:

  (1)积极方面;①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秦国国力日益增强;

  ②有利于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促进民族融合;

  ③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④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中

  国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2)消极方面:①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②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实行暴政,造成阶级矛盾尖锐,使秦朝成为短命王朝。

  4、秦加强中央集权的其他措施:

  (1) 考核官员有两种方式:“最”、“殿”制;

  (2) 制定细密、严苛的秦法;

  (3) 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和文字;

  (4) 修建由都城咸阳通达各地的驰道;

  (5) 开通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

  (6) 修筑抵御匈奴的长城;

  (7) 进行大规模移民。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中央

①“汉承秦制”汉初沿用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

②武帝时:中朝(内朝)

中朝(尚书令等)→决策机构

外朝(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执行机构

③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④东汉:设尚书台→取代三公的权力

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设中书省、门下省(但各自职掌与权力分配未定型,尚未成为中枢权力机构)

最全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相关文章

高一岳麓版历史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整理

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整理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