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库 >作文 >高中作文 >高一作文 >高一语文

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时间: 维维 分享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言语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言语文化。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一】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读gōng)

秦伯说(“说”通“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喜欢。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来。

燕王诚振怖“振”,通“震”,害怕。

秦王还柱走“还”,通“环”,绕。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蚤”通“早”)

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二、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

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3、共其乏困

古义:缺少的东西。今义:疲劳。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人。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5、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6、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8、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9、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

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中医医生

10、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古义:指崤山以东地区。今义:指山东省。

11、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12、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以北地区。今义: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13、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地区。今义: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14、庄则入为寿

古义:敬酒。今义:长寿。

15、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地讲述。

16、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亲眷关系。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其含义

1、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4、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5、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6、既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以……为疆界。)

7、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8、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10、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11、樊於期乃前曰前: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前。

12、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13、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迟,即认为迟。

14、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词活用为动词,穿上(白)衣,戴上(白)帽。

15、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名词活用为动词。出行前举行祭路神的仪式。

16、使使以闻大王使1:动词,派遣,使2:名词,使者。

17、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词活用为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

18、群臣怪之怪:意动用法,以……为怪。

19、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20、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使:名词,使命。

21、沛公军霸上。(名词用如动词,驻军,动词)

22、沛公欲王关中。(名词用如动词,为王、称王,动词)

23、吾得兄事之。(名词用如动词,做事、侍奉,动词)

24、籍吏民。(名词用如动词,登记,动词)

25、范增数目项王。(名词用如动词,使眼色,动词)

26、刑人如恐不胜。(名词用如动词,施加肉刑,动词)

27、道芷阳。(名词用如动词,取道,动词)

28、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用如动词,友善、交好,动词)

29、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

30、项伯-,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3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

3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之止,制止,使动)

33、樊哙侧其盾以撞(使……斜侧着,使动)

3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用对侍兄长的礼节)

35、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作状语,像鸟用翅膀)

3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7、头发上指。(名词作状语,向上)

38、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名词作动词,取道;名词作状语,抄小路)

四、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3、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4、(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略主语“烛之武”)

5、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

6、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7、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8、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者……也”表判断。译文:事情不能成功的原因,是我想活捉你,-你签订条约来回报太子。)

9、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被动。译文:将军的父母以及宗族,全被杀死或收入官府做奴婢。)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译文:而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11、燕王拜送于庭(“于”表示状语后置。译文:燕王亲自在朝堂上行了礼送出来。)

1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译文:太子及知道这件事的门客。)

13、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定语后置。译文:陪侍在大殿上的臣子们,不能携带任何兵器。)

14、嘉为先言于秦王曰(介词“为”后省去了代词宾语“之”。译文:蒙嘉就替荆轲先对秦王说。)

15、使毕使于前(第一个“使”后省去了宾语“之”。译文: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自己的使命。)

16、客何为者?(何为─为何。译文:来人是干什么的?)

17、大王来何操?(何操─操何。译文: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品)?)

18、沛公安在?(安在─在安。译文:沛公在哪里?)

19、籍何以至此?(何以——以何。译文:不是这样,我(项羽)怎么会到这地步呢?)

20、具告以事(告以事——以事告。译文:把事情全部告诉了他。)

21、贪于财货(于财货贪。译文:贪图财货。)

22、此天子气也。(判断句。译文:这是天子的云气。)

2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判断句。译文: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24、亚父者,范增也。(判断句。译文:亚父就是范增。)

2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判断句。译文: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

2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判断句。译文:是沛公的参乘(警卫官)樊哙。)

27、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译文: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

28、毋从(省略“之”)俱死也。(译文:不要跟着他们一块送死.)

29、奉厄酒为(省略“之”)寿。(译文:奉上一杯酒,祝(项伯)健康。)

30、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译文:明天你不能不早些来亲自向项王谢罪。)

31、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译文: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32、加彘肩(省略“于其”)上。(译文:把猪腿放(在盾牌)上。)

33、珍宝尽有之(被占有)(译文:珍宝全部被(他)占有了)

34、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译文: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所俘虏)

35、吾属今为之虏。(被动)(译文:我们这些人马上就会被他俘虏了)

五、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1.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持千金之资币物

2.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3.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4.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5.诸郎中执兵

5.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6.提:(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7.断其左股

7.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六、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

1.沛公军霸上

1.军:军队。名词作动词,活用为“驻军”。

2.范增数目项王

2.目:眼睛。名词作动词,活用为“以目示意”。

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3.间:空隙。名词作状语,活用为“抄小道”。

4.常以身翼蔽沛公

4.翼:鸟的翅膀。名词作状语,活用为“像鸟翅”。

5.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5.急:危急。形容词作名词,活用为“危急的事”。

6.此亡秦之续耳

6.续:持续。动词作名词,活用为“后继者”。

7.项伯-,臣活之

7.活:活的。使动用法,活用为“使……活命”。

8.先破秦入关者王之

8.王:君王。使动用法,活用为“让……称王”。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一)而

1、连词,表转折。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⑶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⑷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⑸惑而不从师。

⑹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⑻盈虚

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高一记叙文800字

高一梦想话题作文800字范文

高一作文梦想议论文800字

高一作文梦想800字范文五篇

高一作文记叙文800字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