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库 >励志文学 >高考励志 >高三物理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指导

时间: 慧良 分享

高中物理是很多同学在学习中的难点,但是又不得不学习。那么在做物理题目时有哪些技巧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物理学习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指导

  物理题解常用的两种方法:

  分析法的特点是从待求量出发,追寻待求量公式中每一个量的表达式,(当然结合题目所给的已知量追寻),直至求出未知量。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目标明确”,是一种很好的方

  法应当熟练掌握。

  综合法,就是“集零为整”的思维方法,它是将各个局部(简单的部分)的关系明确以后,将各局部综合在一起,以得整体的解决。

  综合法的特点是从已知量入手,将各已知量联系到的量(据题目所给条件寻找)综合在一起。

  实际上“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密不可分的,分析的目的是综合,综合应以分析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

  正确解答物理题应遵循一定的步骤

  第一步:看懂题。所谓看懂题是指该题中所叙述的现象是否明白?不可能都不明白,不懂之处是哪?哪个关键之处不懂?这就要集中思考“难点”,注意挖掘“隐含条件。”要养成这样一个习惯:不懂题,就不要动手解题。

  若习题涉及的现象复杂,对象很多,须用的规律较多,关系复杂且隐蔽,这时就应当将习题“化整为零”,将习题化成几个过程,就每一过程进行分析。

  第二步:在看懂题的基础上,就每一过程写出该过程应遵循的规律,而后对各个过程组成的方程组求解。

  第三步:对习题的答案进行讨论.讨论不仅可以检验答案是否合理,还能使读者获得进一步的认识,扩大知识面。

  一、静力学问题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并将“对象”隔离出来-。必要时应转换研究对象。这种转换,一种情况是换为另一物体,一种情况是包括原“对象”只是扩大范围,将另一物体包括进来。

  2.分析“对象”受到的外力,而且分析“原始力”,不要边分析,边处理力。以受力图表示。

  3.根据情况处理力,或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用三角形法则,或用正交分解法则,提高力合成、分解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

  4.对于平衡问题,应用平衡条件∑F=0,∑M=0,列方程求解,而后讨论。

  5.对于平衡态变化时,各力变化问题,可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研究。

  静力学习题可以分为三类:

  ① 力的合成和分解规律的运用。

  ② 共点力的平衡及变化。

  ③ 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平衡及变化。

  认识物体的平衡及平衡条件

  对于质点而言,若该质点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即加速度为零,则称为平衡,欲使质点平衡须有∑F=0。若将各力正交分解则有:∑FX=0,∑FY=0 。

  对于刚体而言,平衡意味着,没有平动加速度即=0,也没有转动加速度即=0(静止或匀逮转动),此时应有:∑F=0,∑M=0。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物体在三个力(非平行力)作用下平衡时,据∑F=0可以引伸得出以下结论:

  ① 三个力必共点。

  ② 这三个力矢量组成封闭三角形。

  ③ 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定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

  对物体受力的分析及步骤

  (一)、受力分析要点:

  1、明确研究对象

  2、分析物体或结点受力的个数和方向,如果是连结体或重叠体,则用“隔离法”

  3、作图时力较大的力线亦相应长些

  4、每个力标出相应的符号(有力必有名),用英文字母表示

  5、物体或结点:

  6、用正交分解法解题列动力学方程

  ①受力平衡时

  ②受力不平衡时

  7、一些物体的受力特征:

  8、同一绳放在光滑滑轮或光滑挂钩上,两侧绳子受力大小相等,当三段以上绳子在交点打结时,各段绳受力大小一般不相等。

  (二)、受力分析步骤:

  1、判断物体的个数并作图:①重力;②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③场力(电场力、磁场力)

  2、判断力的方向:

  ①根据力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去判;

  ②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去判;

  a由牛顿第三定律去判;

  b由牛顿第二定律去判(有加速度的方向物体必受力)。

  二、运动学解题的基本方法、步骤

  运动学的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和基本规律是我们解题的依据,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寻求解题途径的武器。只有深刻理解概念、规律才能灵活地求解各种问题,但解题又是深刻理解概念、规律的必需环节。

  根据运动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可知求解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方法、步骤为

  (1)审题。弄清题意,画草图,明确已知量,未知量,待求量。

  (2)明确研究对象。选择参考系、坐标系。

  (3)分析有关的时间、位移、初末速度,加速度等。

  (4)应用运动规律、几何关系等建立解题方程。

  (5)解方程。

  三、动力学解题的基本方法

  我们用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分析求解动力学习题.由于动力学规律较复杂,我们根据不同的动力学规律把习题分类求解。

  1、应用牛顿定律求解的问题,

  这种问题有两种基本类型:(1)已知物体受力求物体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运动情况求物体受力.这两种基本问题的综合题很多。

  从研究对象看,有单个物体也有多个物体。

  (1)解题基本方法

  根据牛顿定律解答习题的基本方法是

  ① 根据题意选定研究对象,确定m。

  ② 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受力图,确定。

  ③ 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确定a 。

  ④ 根据牛顿定律、力的概念、规律、运动学公式等建立解题方程。

  ⑤ 解方程。

  ⑥ 验算,讨论。

  以上①、②、③是解题的基础,它们常常是相互联系的,不能截然分开。

  应用动能定理求解的问题

  动能定理公式为,根据动能定理可求功、力、位移、动能、速度大小、质量等。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方法是 ·

  ① 选定研究的物体和物体的一段位移以明确m、s。

  ② 分析物体受力,结合位移以明确。

  ③ 分析物体初末速度大小以明确初末动能。

  然后是根据动能定理等列方程,解方程,验算讨论。

  (例题)如图4—5所示,木板质量,长3米。物体质量。物体与木板间摩擦系数,木板与水平地面间摩擦系数,开始时,物体在

  木板右端,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牛的水平恒力拉木板,物体将在木板上滑动,问经过2秒后(1)力F作功多少?(2)物体动能多大?(米/秒2)

  应用动量定理求解的问题

  从动量定理知,这定理能求冲量、力、时间、动量、速度、质量等。

  动量定理解题的基本方法是

  ① 选定研究的物体和一段过程以明确m、t。

  ② 分析物体受力以明确冲量。

  ⑧ 分析物体初、末速度以明确初、末动量。

  然后是根据动量定理等建立方程,解方程,验算讨论。

  【例题8】 质量为10千克的重锤从3.2米高处自由下落打击工件,重锤打击工件后跳起0.2米,打击时间为0.01秒。求重锤对工件的平均打击力。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的问题

  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式是知,可以用来求动能、速度大小、质量、势能、高度,位移等。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本方法是

  ① 选定研究的系统和一段位移。

  ② 分析系统所受外力、内力及它们作功的情况以判定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

  ③ 分析系统中物体初末态位置、速度大小以确定初末态的机械。

  然后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列方程,解方程,验算讨论。

  四、电场解题的基本方法

  本章的主要问题是电场性质的描述和电场对电荷的作用,解题时必须搞清描述电场性质的几个物理量和研究电场的各个规律。

  1、如何分析电场中的场强、电势、电场力和电势能

  (1)先分析所研究的电场是由那些场电荷形成的电场。

  (2)搞清电场中各物理量的符号的含义。

  (3)正确运用叠加原理(是矢量和还是标量和)。

  下面简述各量符号的含义:

  ①电量的正负只表示电性的不同,而不表示电量的大小。

  ②电场强度和电场力是矢量,应用库仑定律和场强公式时,不要代入电量的符号,通过运算求出大小,方向应另行判定。(在空间各点场强和电场力的方向不能简单用‘+’、‘-’来表示。)

  ③电势和电势能都是标量,正负表示大小.用进行计算时,可以把它们的符号代入,如U为正,q为负,则也为负.如U1U20,q为负,则。

  ④ 电场力做功的正负与电荷电势能的增减相对应,WAB为正(即电场力做正功)时,电荷的电势能减小,;WAB为负时,电荷的电势能增加。所以,应用时可以代人各量的符号,来判定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当然也可以用求功的大小,再由电场力与运动方向来判定功的正负。但前者可直接求比较简便。

  2、如何分析电场中电荷的平衡和运动

  电荷在电场中的平衡与运动是综合电场;川力学的有关知识习·能解决的综合性问题,对加深有关概念、规律的理解,提高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这类问题的分析方法与力学的分析方法相同,解题步骤如下:

  (1)确定研究对象(某个带电体)。

  (2)分析带电体所受的外力。

  (3)根据题意分析物理过程,应注意讨论各种情况,分析题中的隐含条件,这是解题的关键。

  (4)根据物理过程,已知和所求的物理量,选择恰当的力学规律求解。

  (5)对所得结果进行讨论。

  【例题4】 如图7—3所示,如果 (氚核)和(氦核)垂直电场强度方向进入同—偏转电场,求在下述情况时,它们的横向位移大小的比。(1)以相同的初速度进入,(2)以相同的初动能进入; (3)以相同的初动量进入; (4)先经过同一加速电场以后再进入。

  分析和解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所受电场力远远大于所受的重力,所以重力可以忽略。带电粒子在偏转电场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做类似于平抛的运动,在原速度方向作匀速运动,在横向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加速运动公式可得

  (1)以相同的初速度v0进入电场, 因E、l、v0都相同,所以

  (2)以相同的初动能Ek0进入电场,因为E、l、mv2都相同,所以

  (3)以相同的初动量p0进入电场,因为E、l、mv0都相同,由

  (4)先经过同一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电场,在加速电场加速后,粒子的动能

  (U1为加速电压)

  由

  因E、l、U1是相同的,y的大小与粒子质量、电量无关,所以:

  注意 在求横向位移y的比值时,应先求出y的表达式,由题设条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指导相关文章

2020高中物理力的分解教案集锦

2020高中物理力的合成教案

2020高中物理弹力教案大全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记忆口诀和几点物理学习方法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