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最全高中新教材改版内容
2019年秋季开始全国范围内启动中小学生教程改版,对于学生来说无疑很重要,小编在整理了相关资料,快来看看吧!
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1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即青海、陕西、云南、甘肃、宁夏、广西、新疆等7省份将在2019年启动高考改革。确切时间以各地教育部门权威消息为准。
2020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20年或2022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即最迟到2022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全国所有普通高中的起始年级都将实施新课程新教材,2025年将实现所有年级全覆盖。
因普通高中教材正在进行全面修订,各地仍沿用原选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换其他版本。
高中新教材“新”在哪里?(四大变化)
科目变化:外语语种增加,体育与健康必修
高中新课程方案提出,基本保留原有学习科目。
普通高中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和综合实践活动等13门国家课程,以及校本课程。
外语规划语种,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学校自主选择第一外语语种,鼓励学校创造条件开设第二外语。
分析:传统科目变化不大,外语语种增加一倍,尤其是欧洲、美洲地区使用的重要语言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列入高中学习科目,鼓励学校开设第二外语。
这说明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有增无减,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受到高度重视,这也是为了应对学业压力下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普遍较差的必然举措。
对综合实践活动作出详细规定,是为了和高考综合改革相对接,既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课程依托,也为专业选择和科目选考提供生涯规划的途径。
高中生学时和学分全年假期缩减到11周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
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每周35课时,每课时按45分钟计,18课时为1学分。
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构,由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
高中学生完成相应课程规定课时的学习并考试(考核)合格,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高中毕业学分最低要求为14学分。
授课方式:选课制度将全面推开
高中新课程方案提出,学校应建立选课指导制度,提供课程说明和选课指南。
安排班主任或导师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的联系,指导学生选课,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方案,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
学校应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专门队伍,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考试方式:高考由教育部命题,学业考试由各省命题
教育部负责全国统一考试科目的命题工作。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质量保障机制,开展命题质量评估,加强命题人员培养和培训,确保考试命题方向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
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的内容和难度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打好基础。
九大高考科目变化
数学
变化一:课程结构
修订的课标中课程分为选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以及必修课程。这三种课程非常明确:
1.选修课程:是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参考。如果学生要参加大学的自主招生,则必须根据自主招生学校要求选择其中的内容进行学习。
2.选择性必修课程:是为学生提供选择的课程,也是高考的内容要求。如果学生要参加高考就必须学习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
3.必修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共同基础,是高中毕业的数学学生水平考试内容,当然也是高考内容。如果学生只想高中毕业,那么学习必修课程就够了;
变化二:课程内容
1.必修和选修内容的调整:常用逻辑用语、复数由原来的选修内容调整为现在的必修内容;数列、变量的相关性、直线线与方程、圆与方程由原来的必修内容调整为现在的必选修内容;
2.内容的删减与增加:删去了必修三算法初步、选修2-2推理与证明以及框图(文科)这三章内容,删去了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三视图;“解三角形”由原来单独的一章内容合并到“平面向量”这一章里了。必修和必选修均增加了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活动。
3.具体各章节内容的细微变化
⑴必修课程
主题一:预备知识
预备知识包括了四个单元的内容:集合,常用逻辑用语,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从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
这四单元内容常用逻辑用语与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有变化外,其他内容与实验版课标内容基本一样。
变化的地方:
①删减了命题及其关系——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②删减了简单的逻辑连接词“或”、“且”、“非”;
增加了必要条件与性质定理的关系,充分条件与判定定理的关系以及充要条件与定义的关系。
③删去了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主题二 :函数
函数内容包括四个单元: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函数应用。
这些内容与实验版课标基本一致,仅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①在函数的概念的内容中删去了映射;
②在三角函数里删去了三角函数线(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主题三 :几何与代数
几何与代数内容包括: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复数、立体几何初步。
这三章内容与实验版课标要求大致一样,有变化的是:
①将原来单独的一章内容“解三角形”融入进“平面向量”这一章内;
②“立体几何初步”删去了三视图这一内容。
主题四 :概率与统计
内容的变化:
①概率中增加了随机事件的独立性;
②统计中删去了系统抽样和变量的相关性,将“变量的相关性”移到了必选修中“统计”这一章内;
③统计中新增了用样本估计“百分位数”这一内容。
主题五: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这个主题是新增的内容,要求学生以课题的形式来开展。课题研究过程包括选题、开题、做题、结题四个环节,要求学生撰写开报告、研究报告和报告研究结果。
⑵选择性必修内容
主题一 :函数
内容包括:数列,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变化:
①数学归纳法原来在推理与证明里,现在放在数列里,并且变为选学内容,不作为考试要求;
②在一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里,删去了生活中的优化问题和定积分。
主题二 :几何与代数
内容包括: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
变化:
①空间直角坐标系以前是安排在必修2圆与方程里面,现在将此内容放到了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这一章内,这样知识联系更加紧密,逻辑性更强;
②抛物线由原来的理解变为了了解,降低了要求;
③去掉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表述,圆锥曲线整体要求有所下降。
主题三:概率与统计
内容包括:计数原理、概率、统计
变化:
①概率中的超几何分布由原来的“理解”变为“了解”,降低了要求;
②增加了全概率公式,提高了要求;
③统计中相关系数提高了要求,增加了样本相关系数与标准化数据向量夹角的关系内容;
④将必修中的变量的相关性移到此,但删去了统计案例。
英语
变化一:课程目标
其主要有四个要素构成: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文化意识指学科的价值取向,它指引着课程承载的文化,文化是有价值取向的。所以特别关注对学生跨文化的认知,跨文化态度的形成,以及跨文化行为。
思维品质是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素养要素,具体指在语言知识、情感态度、技能、文化意识、学习策略上等技能上的创新思维的训练。
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即应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是落实学习质量的重要的保障。在整个课程实施当中要把对学生学习能力即将来学生自主发展这样的能力放在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当中,构成学生将来终生发展的一个基础。
变化二:课程结构的变化
新课标规定高中英语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
必修课程(6学分):全体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旨在构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共同基础,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英语学业质量水平一的要求,满足高中毕业基本要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应以必修课程的内容和学业质量水平一为命题主要依据。
选择性必修课程(8学分):供有学习兴趣和升学考试需求的学生选修,与必修课程形成递进关系;学生在完成选择性必修课程的8学分后,方可参加高考。高考应以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内容以及学业质量水平二为命题主要依据。
选修课程:为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包括国家设置的提高类、基础类、实用类、拓展类、第二外国语类等课程和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
变化三:课程内容(六要素)
第一个要素主题语境:在主题意义引领下的语言教学,使语言教学有了主题意义,并通过语篇来呈现的。
第二个要素语篇:语篇有不同的类型,所以也称为语篇类型。语篇当中承载语言和文化知识,也就是它是一个载体,把语言知识、文化知识通过语言承载在语篇当中。
第三个要素语言知识和第四个要素文化知识:在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学习,是一个意义探究的过程,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学习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对于这样的一个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需要通过对信息的获取、信息的理解、的分析、比较、评价、批判等等。那么这个过程实际是需要运用语言技能,也需要运用学习策略,第五个要素语言技能和第六个要素学习策略就作为课程的内容。
总结:
六个要素通过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运用技能和策略,促进语言文化的内化和思维的发展。在课程内容调整之后,教学方式也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过去的那种模式化、表层化或者碎片化的教学,应该重新思考走向一个整合、关联、发展的课程。
变化四:更新更全的附录
1.新《课标》增加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2.《词汇表》:03版《实验稿》收录了3500个单词,而新《课标》共收录了3000个单词,含义务教育阶段要求掌握的1500个单词。
高中英语课程应学习和掌握500个单词(表中加有一个*号),累计达2000。
选择性必修课程应学习和掌握
2019年秋季最全高中新教材改版内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