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库 >学习方法 >小学学习方法 >一年级作文 >一年级语文

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方法

时间: 燕纯 分享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与能力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在阅读和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因此,阅读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与能力呢?

  一、阅读时间

  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培养,首先阅读时间是必要的。当前学生受家庭条件、学校管理、家长引导等因素影响,阅读水平普遍不高。2018年7月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以四、八年级的学生为对象,对学生语文、数学、科学学业表现进行了测查。报告显示,学校教学资源配备较为充足,92.4%的小学都有图书馆,但37.2%的四年级学生还没有去过,资源使用率有待提高。而在2011年的“全国小学生阅读状况在线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小学生平均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长约为30分钟,有四成的小学生没有时间读书。

  二、阅读兴趣

  孔夫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所有行为的原始动力,提高阅读能力,应该首先让孩子在阅读中获得乐趣。阅读兴趣应该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进入小学之后,引导孩子去在阅读中寻找知识,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生物时,讲到蝴蝶、蟋蟀,可以对孩子说,《昆虫记》这本书里有详细的记载;在学习《女娲补天》的课文时,引导他去阅读《中国古代神话》,了解更多的神话故事。当他解决了这个问题,必然获得成就感,当然也就激发了他去阅读更深处探求的兴趣。

  三、阅读笔记

  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孩子遇到难题,产生心得要形成做笔记的习惯。阅读习惯不能靠短时间养成,需要靠学生自己的多读多积累。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笔记的好习惯,笔记可以是摘抄好词好句,也可以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对书中内容提出疑问,总之在做笔记的过程中,孩子已经做到了“心到”、“眼到”、“口到”。这样的阅读过程是读写和思考相伴的,有利于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阅读思考思维。久而久之,不管是在以后的阅读中,还是在获取任何信息时,他就能做到提取有需要的信息,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

  四、独立阅读

  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关键在“独立”,阅读过程中的思考、探索、领悟、获取、掌握以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等,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不能由别人代替。独立阅读考验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孩子能否整体把握一篇文章,理解作者的意图,体味文章的意境,都在于独立阅读。

  小学阶段是阅读的启蒙阶段,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决定了他未来能在阅读路上走多远。还需要注意所有的好习惯来源于坚持,家长和教师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树立起阅读的榜样,给予完成阅读的奖励,日积月累之中,学生就会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的读书方法、读书兴趣、读书习惯等处于发展阶段、尚不成熟,所以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正在成长的小学生而言尤为重要。书籍作为知识的源泉,是开发儿童智力的钥匙。读书能够启迪孩子的心智,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其写作能力,使之才思敏捷。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一、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想读书。

  兴趣是人特有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所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必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方式很多,比如老师组织一场故事会或读书心得交流会,家长每天陪孩子读书一小时等。

  二、读书指导不可或缺,它是垫好学生阅读习惯的基石。

  常言道:“不成规矩难成方圆。”所以我们要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读的书籍,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会读书学习的人。我们可以指导他们如何边读边记、读诵相宜,引导他们如何读写并存、读悟结合,从而养成读书动笔、读书思考的习惯。

  三、激励评价是孩子爱读书、形成读书习惯的助推器。

  孩子的心理意愿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悦纳,赏识教育是激励性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我们多赏识激励学生,他们就会燃起自信的力量,从而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总之,儿童自主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养成早期阅读的良好习惯会终身受益,我们要很好地把握和利用这一黄金阶段,促进他们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方法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如何才能学好语文

如何辅导一年级语文?如何学好语文?

部编一年级语文趣味知识练习题整理

小学一年级写人日记4篇

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方法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